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创新发展

 
变沙为金 科技+产业赋能塔克拉玛干沙漠治沙模式升级
加入时间:2025-11-07  来源:新华社  
 
  晚秋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生机盎然,抚摸着一棵棵亲手种下的梭梭苗,新疆岳普湖县铁热木镇玛什英恩孜村村民阿卜杜萨拉木·塔力普的眼里满含期待。
  
  阿卜杜萨拉木·塔力普所在的岳普湖县达瓦昆片区防沙治沙造林点,是该县采用“互助队治沙”方式开展生物治沙的片区之一。
  
  岳普湖县政府党组成员、副县长吐鲁洪·买买提介绍,作为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工程一线地区,全县组建198个互助队承包治沙地块,参与农户达964户。其中,达瓦昆片区5.8万亩生物治沙林与0.1万亩工程固沙带目前已连成284米宽、104千米长的生态绿带,林下除接种大芸,还将套种甘草、板蓝根等中药材,不仅为当地农田牢牢扎下绿色屏障,还为产业多元化发展创造空间。
  
  记者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草局获悉,随着2024年11月全长3046公里的塔克拉玛干沙漠绿色阻沙防护带实现“合龙”,塔克拉玛干治沙从“锁边”迈向“扩边”阶段,今年计划全年完成沙漠边缘阻击战治理面积844万亩,目前各地多措并举持续强化巩固提升防沙治沙效果。
  
  “以前看着这片沙漠,只觉得环境恶劣,风沙大,从没想过它能带来收入。”阿卜杜萨拉木·塔力普告诉记者,今年他和村里其他四户人家结成互助队,“零成本”共同承包了210亩沙地,目前他承包的30亩梭梭已全部接种大芸,预计明年秋天亩产达200公斤、增收达3万元以上。
  
  近日在塔克拉玛干治沙一线多地采访时记者看到,从大力发展沙生经济作物、沙漠旅游等产业,到试种防沙治沙适生中药材品种等手段广泛应用,各地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不断提升防沙治沙综合治理质效,“科技赋能”“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正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谱写生态良好、产业兴旺、百姓富裕新图景。
  
  在距于田县城35公里的万花园沙产业实验基地,空气中飘散着阵阵中草药的清香。这片沙漠边缘的土地上如今种植了上千亩中药材。淡紫色的黄芩、翠绿的薄荷,在阳光下泛着光。
  
  于田县委常委阿克力·阿不都艾尼表示,于田县政府投入2000多万元建设沙产业试验田,试种板蓝根、甘草、黄芩等中药材及玫瑰、开心果等经济作物,不少中草药很受市场欢迎。
  
  “明年我们将推广七种中药材,与企业合作,采用订单种植模式,让适合沙生环境的药材实现规模化生产。”他说。(记者 杨林)
  
  
[工业] 我国低碳冶金技术迈入世界第一方
[农业] 四中全会首提片区化推进乡村振兴
[林业] 广西为世界贡献红树林保护的中国
[林业] 广东东莞开启智慧护林新范式
[旅游] 广东着力做好文旅+文章
[林业] 福建武平打造集体林改促共富新样
[林业] 福建莆田系统推进助力海上森林重
[农业] 甘蔗丰收节节甜 农户收入年年增
江西抚州绿水青山变幸福靠山
这片绿,不只是底色更是生活
守护绿水青山 绘就生态画卷
江西抚州探索两山转化路径 产值
践行两山理念修复生态的铜陵经验
光明时评:绿色消费就在身边
定金≠订金 双十一网购出现纠纷
补短板巩固垃圾分类成果
年轻人消费回归理性 双11如何
部分城市机械车位长期闲置沦为摆
奋进十五五 共同描绘美丽中国新画卷
城市更新 老钢都也能很宜居
激活存量资源潜力 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
乡村振兴不能单村独斗
智慧养老产品试水市场 银发族如何触手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