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法规

 
红笔涂泰山求改命 逆天操作改不了违法的命
加入时间:2025-11-08  来源:红网  作者:郭元鹏
 
  2025年11月7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修订通过一周年之际,最高人民法院、国家文物局联合公开发布5件依法推进文物保护典型案例。其中,山东两人为“改命”在泰山用红笔涂画石刻等35处文物,因构成故意损毁文物罪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1月7日《光明日报》)
  
  在泰山35处文物上肆意涂写,企图通过这种荒诞方式实现“逆天改命”。这种愚昧行为与文物保护、文明旅游的时代要求形成尖锐对立,折射出当下社会治理中法治与教化并重的紧迫性。
  
  泰山,这座承载着中华文明精神图腾的圣山,每一块碑刻、每一处古建筑都是不可再生的文化瑰宝。从“天下奇观”碑刻到“孔子登临处”牌坊,这些文物历经千年风雨洗礼,见证着中华文明的绵延不绝。然而,无知者手中的红色记号笔,却在瞬间对这些无价之宝造成不可逆的损伤。这种行为不仅是对物质文化遗产的破坏,更是对民族文化记忆的亵渎,对公共利益的公然挑战。
  
  令人深思的是,两名肇事者曾因利用封建迷信诈骗受过行政处罚,却仍沉溺于“在石柱上写名字可改运”的荒诞思维中。他们将个人命运寄托于对文物的破坏,既暴露了自身文化素养的严重缺失,也反映出封建迷信思想在部分人群中的顽固存续。如今,网络短视频中的迷信内容更成了他们行为的“理论依据”,这警示我们,科学精神的普及任重道远。
  
  从法律视角看,此次司法机关的果断处置具有标杆意义。刑事追责与民事赔偿的双重惩戒,彰显了文物保护不可逾越的法律红线。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修订一周年的特殊时点,此案的公布释放出国家以最严密法治保护文化遗产的强烈信号。当公益诉讼成为文物保护的有力武器,我们看到了司法力量在守护文明根脉中的责任担当。
  
  然而,法律惩戒只是治标之策。此事件的深层启示在于,社会治理需要法治与教化的双轮驱动。除了必要的法律震慑,更需通过持续的教育引导,阻断迷信传播的重要途径。从更广阔的视角看,文物保护不仅是政府的责任,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每一个公民都应是文化遗产的守护者。当我们面对这些承载历史记忆的文物时,内心涌动的应是敬畏与珍视,而非亵渎与破坏。只有社会当下形成“保护文物光荣、破坏文物可耻”的普遍共识,“泰山”们才能真正摆脱被涂画的命运。
  
  “逆天改命”从来不是依靠对文明的破坏,而是源于对知识的追求、对劳动的尊重、对法治的遵守。这两名男子的荒唐行为,既未能改变自身命运,反而因触犯法律付出沉重代价。这一结果,本身就是对“逆天改命”最辛辣的讽刺。在泰山35处文物上涂写,“改命”岂能靠“逆天”?
  
  
[工业] 我国低碳冶金技术迈入世界第一方
[农业] 四中全会首提片区化推进乡村振兴
[林业] 广西为世界贡献红树林保护的中国
[林业] 广东东莞开启智慧护林新范式
[旅游] 广东着力做好文旅+文章
[林业] 福建武平打造集体林改促共富新样
[林业] 福建莆田系统推进助力海上森林重
[农业] 甘蔗丰收节节甜 农户收入年年增
江西抚州绿水青山变幸福靠山
这片绿,不只是底色更是生活
守护绿水青山 绘就生态画卷
江西抚州探索两山转化路径 产值
践行两山理念修复生态的铜陵经验
光明时评:绿色消费就在身边
定金≠订金 双十一网购出现纠纷
补短板巩固垃圾分类成果
年轻人消费回归理性 双11如何
部分城市机械车位长期闲置沦为摆
奋进十五五 共同描绘美丽中国新画卷
城市更新 老钢都也能很宜居
激活存量资源潜力 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
乡村振兴不能单村独斗
智慧养老产品试水市场 银发族如何触手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