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绿色GDP > 旅游

全球圈粉 南京入境游吸力十足 2025-11-25
  今年以来,南京致力于打造重要国际旅游目的地,南京入境游在全球加速“圈粉”,展现出不凡的“吸金”能力。市文旅局数据显示,1—10月,南京接待入境过夜游客53.2万人次,同比增长19.4%;实现旅游外汇收入7.95亿美   <进入详情>

广西积极推动林业生态旅游和森林康养产业发展 2025-11-24
       漫步森林“氧吧”进行户外探秘、在森林温泉里疗愈身心、随生态研学感受自然趣味……在广西的绿水青山间,解锁多样森林康养体验。  ̳   <进入详情>

四川持续拓展文旅融合路径 2025-11-23
  近年来,四川谋划推出一批文旅融合重大项目,持续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深化“文旅+百业”“百业+文旅”,将文化旅游业加快培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四川接待游客4734.15万人次,实现旅游消费38   <进入详情>

非遗+旅游:超越打卡的创新之道 2025-11-22
  “十五五”规划建议明确要求:“加强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有效保护和活态传承”“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以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这些重要部署,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劲动   <进入详情>

多个景区试水以免票模式带动消费增长 2025-11-21
  11月19日,浙江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发布消息,自2025年12月1日起,灵隐飞来峰景区将免票开放,游客可通过线上预约方式进入景区。      《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到,此前已有山东潍坊沂山风景区、浙江湖州南浔古镇景区、   <进入详情>

杭州景区再启免费模式 带来哪些启示 2025-11-21
  自12月1日起,杭州灵隐飞来峰景区实行免费政策。作为杭州西湖最受欢迎的景点之一、年客流量超千万人次,灵隐飞来峰景区为何选择在此时免票开放?从西湖到灵隐飞来峰景区,如何看待时隔20多年杭州在“免票模式”上又迈出的这一步?当   <进入详情>

用细分产品满足银发群体旅游需求 2025-11-20
  “有些旅游团不收7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的旅游团日程安排太紧,老年人跟不上节奏。”上海市民车卫汛今年70岁,谈起最近几次旅游经历,他颇有感触。      “旅游消费是服务消费,在提升服务水平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   <进入详情>

首个旅游康养类水土保持生态产品签约落地 2025-11-20
  近日,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浒岗村小流域(庐陵湾)旅游康养类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五年经营权转让交易正式签约生效,交易合同金额达200万元。此交易不仅是青原区的首例,也是吉安市首个旅游康养类水土保持生态产品经营权转让项目。      <进入详情>

小城故事多:让更多宝藏小城焕发旅游新活 2025-11-19
  如今,每逢节假日,越来越多人选择远离喧嚣的都市,前往各具特色的小城寻找心中的“诗和远方”。凭借烧烤火“出圈”的山东淄博、充满独特风情的朝鲜族聚集地吉林延边、“没有一个人能空着手走出去”的千年瓷都江西景德镇……这些曾经默默   <进入详情>

一票游多日 一举能多得 2025-11-17
  “一票游多日”政策创造的时空弹性,也为中国旅游业各类创新场景的培育提供了必要条件。   购买一张门票,游客就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多次进出景区。据《人民日报》报道,近年   <进入详情>

[上一页>]   [下一页]    共126页 第1页 10条/页 共有1259条记录
[林业] 广东以森林文化绘就生态文明新图
[旅游] 全球圈粉 南京入境游吸力十足
[工业] 中国制造企业加快绿色发展步伐
[旅游] 广西积极推动林业生态旅游和森林
[旅游] 四川持续拓展文旅融合路径
[旅游] 非遗+旅游:超越打卡的创新之道
[工业] 智能生态驱动转型升级
[林业] 甘肃正宁:造林护绿富农家
甘肃山丹改出绿水青山新生机
森林可持续经营绘就两山转化重庆
内蒙古:绘就绿色发展画卷守护北
福建森林提质四大举措打造百姓幸
江西抚州绿水青山变幸福靠山
北京市属公园绿化废弃物循环利用
多地持续推进住房以旧换新工作
财米油盐:秸秆变黄金 空气变馒
让废旧动力电池变身城市矿产
旧衣回收为何变套路回收
农业农村部部署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
各地将全面推进城市管理进社区
从南京看到城市如何实现更好发展
千年古都如何更有国际范儿
告别拎马桶 人民城市有高度更有温度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