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年弹指一挥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在广袤北疆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的乌兰察布市,这片曾饱受风沙侵袭的土地,如今正经历“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当地用精准治理、产业融合、惠民利民的生动实践 <进入详情> |
|
|
|
| 二十年生态修复路,浙江杭州西溪湿地以pod模式打造“城市桃源”
城湿相融 金玉共生
初冬时分,浙江杭州西溪湿地,芦苇摇曳,水波潋滟,宛然一幅流动的水墨长卷。不少鸟儿如期飞抵这里越冬,在浅滩上觅 <进入详情> |
|
|
|
|
恶臭异味是群众“家门口的污染”,直接关系民生福祉。近年来,尽管工业园区污染治理水平已大幅提升,但部分园区异味问题仍然较为突出。推进“无异味园区”建设,既能进一步提升污染治理水平、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又能提升周边群众满 <进入详情> |
|
|
|
| 近日,中遥天地(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联合中国林科院资源信息所科研团队,在新疆天山西部国有林管理局巩留分局完成碳汇监测试点建设。巩留分局是全国21个森林碳汇试点林场建设单位之一,也是新疆唯一的试点单位。该项目通过数字化样 <进入详情> |
|
|
|
| 以政策为基、以科技为翼、以民生为本,在守护绿水青山的同时,蹚出一条生态富民的样板路
林下经济的“广西样板”
“要不是4月太旱,还能多收入3万元。”10月29日,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浦北县龙门镇 <进入详情> |
|
|
|
| 内蒙古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始终将“三北”工程攻坚战摆在突出位置。从黄河“几字弯”到科尔沁沙地,从草原腹地到湿地湖泊,各地立足区位实际与生态难题,探索出党建引领、科技赋能、产业融合的多元化治理路径,以一个个鲜活实 <进入详情> |
|
|
|
|
       在日前举行的第六届新型电力系统国际论坛暨第二十一届中国南方电网国际技术论坛上,《海南清洁能源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实施方案》对外发布,这是全国首份央地共建新型电 <进入详情> |
|
|
|
| 在赣北的青山绿水间,一场关于“绿水青山”如何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深刻实践正在江西省武宁县蓬勃开展。面对乡村地区分布广、数量大却长期“沉睡”的生态林木资源,武宁县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契机,敢为人先,积极探索“乡村林碳” <进入详情> |
|
|
|
| 福建省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厦门市当好生态省建设排头兵加快建设美丽中国样板城市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明确到2027年底,全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样板城市,生态环境质 <进入详情> |
|
|
|
| 日前,河北省张家口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张家口市碳达峰试点城市建设工作进展情况”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自2023年11月成功入选国家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后,张家口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相关工作,聚焦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转 <进入详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