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材是家装消费品“以旧换新”的主要领域,也是改善老百姓居住条件、提升家居生活品质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建材行业受到房地产市场调整等多重挑战,国家出台“以旧换新”政策,旨在通过补贴和优惠措施,推动建材行业平稳增长和转型升级。 <进入详情> |
|
|
|
据央视新闻6月8日报道,《财经调查》记者走访发现,市场上标有“防晒”字样的产品品类繁多,但部分防晒衣实际无法有效阻挡紫外线,不符合国家标准。消费者可能花了钱,却买到没有防晒效果的衣服。9日凌晨,江西省上饶市弋阳县市 <进入详情> |
|
|
|
6月6日,广东广播电视台《广东民声热线》官方账号发布了一条节目视频,视频中,电台听众袁先生向主持人投诉,称当地政府欠他134万工程款2年不还。然而,当主持人打电话到湛江市坡头区政府办公室反映这件事情时,电话那头传来 <进入详情> |
|
|
|
央视《焦点访谈》6月7日报道,前不久收到观众反映,称在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小蓝经济技术开发区,有一个投资3.5亿元的汽车博物馆建成已经两年多了,但就是迟迟不开馆,展品在潮湿密闭的环境中逐渐老化,部分设备濒临报废。记者来到江西 <进入详情> |
|
|
|
今年以来,消费品以旧换新有力带动消费持续回升向好。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5月31日,今年消费品以旧换新5大品类合计带动销售额1.1万亿元,发放直达消费者的补贴约1.75亿份。其中,5352.9万名消费者购买手机等数码产 <进入详情> |
|
|
|
近年来,随着技术快速迭代和消费升级,消费者对智能手机的性能和体验需求不断提升,我国手机更换周期显著缩短。中国物资再生协会数据显示,我国平均每年产生约6亿至7亿部废旧手机。这些二手手机蕴藏巨大的循环经济价值——成色较好的手 <进入详情> |
|
|
|
“可享受国家补贴”“国补再减15%”……如今,这些标语常见于线上店铺和线下卖场。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持续实施,实打实的“真金白银”惠及消费者,激发消费活力。那么,国补资金是如何抵达消费者的?
资金从哪来?
<进入详情> |
|
|
|
“可享受国家补贴”“国补再减15%”……如今,无论是线上店铺,还是线下卖场,百姓在购买消费品时,都可常见这些标语。
去年以来,我国持续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 <进入详情> |
|
|
|
在杭州市余杭区浙江虎哥废物管理有限公司分拣车间,工作人员在分拣居民生活固废。(资料图片)
走进杭州市富阳区申能固废环保再生有限公司,一台台熔炼炉依次排开,炉火耀眼。行走在厂区内,却看不见漫 <进入详情> |
|
|
|
随着一系列提振消费政策落地显效,今年前4月我国汽车产销量历史上首次双双突破1000万辆。
新车市场热度高,二手车市场也备受关注。但一段时间以来,有些二手车被消费者称为“柠檬车”:只能看到车的外表,却看不到“ <进入详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