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增绿举措

悬崖造林队:在黄河生态脆弱区种下万亩绿荫 2025-07-10
  正是护林关键期,活跃在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的“悬崖造林队”最近特别忙。      黄河西岸,一处斜坡近百米高,坡度近50度,土质松软,人踩上去有些站不稳。队员郝雷拎起锄头,小心翼翼地下到斜坡中间地带,给一棵棵长势苍翠的   <进入详情>

从单一绿走向多彩美 2025-07-09
  地处晋、陕、蒙三省交界处,黄河中游在此形成“s”形大弯,一河、一曲,山西忻州河曲因此得名。      盛夏时节,黄河岸边,鸟语和鸣;阡陌之间,青山环抱。      曾几何时,这一片土地沟壑纵横、风沙肆虐、灾害频繁   <进入详情>

内蒙古巴彦淖尔上半年完成生态治理超300万亩 2025-07-08
  2025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聚焦“提质、兴业、利民”,全力跑出生态治理“加速度”,截至6月已完成治理301.52万亩。      巴彦淖尔市坚持以水定绿、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荒则荒。在沙区上下风口、沙源区   <进入详情>

内蒙古完成三大沙漠林草锁边带合龙 2025-07-06
  7月6日,在内蒙古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巴丹吉林沙漠南缘防沙治沙区,随着最后一个草方格的铺设完成,一条全长1856公里的防沙阻沙带实现全线闭合,标志着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三大沙漠林草锁边带合龙工作完成。         <进入详情>

内蒙古三大沙漠林草锁边带完成合龙 2025-07-07
  7月6日,在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巴丹吉林沙漠南缘防沙治沙区,随着最后一个草方格的铺设完成,一条全长1856公里的防沙阻沙带实现全线闭合。这也标志着内蒙古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三大沙漠林草锁边带合龙工作完成。   <进入详情>

从荒山到林海 广东续写“岳山造林”绿美新篇章 2025-07-02
如今,岳山所在的广东怀集三岳省级自然保护区,森林总面积10.84万亩,森林覆盖率92.6%,记录有高等植物1015种、陆生脊椎野生动物286多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50多种。

加大森林资源保护力度 推动森林法全面有效实施 2025-06-24
  6月18日至2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武维华率执法检查组在新疆检查森林法实施情况时强调,要深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林业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推动森林法全面有效实施,进一步夯实森林   <进入详情>

我国十余年间完成沙化土地治理3.65亿亩 2025-06-19
  央视网消息:6月17日是第31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全球宣传主题为“修复土地释放机遇”,我国宣传主题为“科学治沙兴业利民”。   记者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2012年以来,我国持续加大荒漠化综合防治力度,加快   <进入详情>

河套新景:沙漠生“金” 甜瓜溢蜜 2025-06-19
近年来,磴口县借“光伏+生态治理”模式,以“板上发电、板下固沙、板间种植”让沙漠生绿,农牧民增收;乌拉特前旗靠种甜瓜变成“聚宝盆”……河套平原实现了生态修复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绿进沙退、绿富同兴,实探中国最大沙漠治理 2025-06-17
驱车行驶于中国最大沙漠、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西缘,防护林郁郁葱葱,草方格密密匝匝。2024年11月,环沙漠3046公里的绿色阻沙防护带完全闭合,完成锁边“合龙”。

[上一页>]   [下一页]    共70页 第1页 10条/页 共有698条记录
[农业] 守住生态和文化古村焕发新活力
[旅游] 让夜经济成为消费增长的持久动能
[旅游] 清凉经济撬动文旅消费新场景
[工业] 综合施策持续推进稀土废弃矿山生
[农业] 广西:人工智能+激活特色农业新
[林业] 退化草原年均缩减5000万亩
[农业] 用美的力量塑造乡村新图景
[旅游] 差异化是文旅产业健康发展关键
念好文旅经 乡村正振兴
“中国黄花之乡”:小小黄花如何
广州从化黄场村:黄皮打造乡村振
海南绘乡村振兴新图景:规划赋能
设施农业助农增收 五彩椒带来多
新疆试点城市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
海南将滚动推进零碳园区建设
废塑料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试产成
以旧换新势头不减 汽车销量腾飞
坚决防治纠正政务服务面子工程
完整社区是什么 怎么建
让城市托举起更美好的生活
基本养老金≠个人养老金 这两笔钱要分
构建人民城市新格局:城市高质量发展稳
以无废城市建设推动美丽城市建设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