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创新发展

 
生态赋能绿生金
陕西安康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加入时间:2024-07-07  来源:人民日报  
 
  夏日清晨,陕西安康市汉滨区瀛湖镇桥兴村,来自西安的游客李宏梅不时举起手机拍照,“风景很美,空气清新,这趟安康游,值!”
  
  生态赋能,安康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村民梁永菊家,院子依山傍水。这里的民宿,正开门迎客。“以前,我们靠网箱养鱼挣钱。”梁永菊说。
  
  碧波粼粼的瀛湖位于汉江干流,是陕西最大的库区型湖泊,承担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涵养的重要使命。2018年起,安康清理瀛湖库区3万多口养殖网箱,400余户渔民上岸转型,发展生态产业。
  
  家门口风景如画,梁永菊把自家房子租了出去。不久后,院子、房屋被改造成有5间客房的民宿,梁永菊每年能收8万元租金。“我还被聘为民宿管家,每月能挣3000多元。”梁永菊说。
  
  瀛湖水更清、景更美,好生态也能富口袋。“今年‘五一’、端午假期,我们村来了很多游客。”桥兴村党支部书记唐汉邦介绍,“全村有50多人在家门口找到稳定工作。”
  
  山下游客往来,山上瓜果飘香。村民孟发明前几天刚采收完枇杷,又紧接着请人在园区施肥、修枝。
  
  2018年拆除湖里网箱后,孟发明决定转型——“上岸”种枇杷。“老渔民”变成“新果农”,孟发明流转土地,种植枇杷50余亩、茶叶10余亩,带动20多名村民一起致富。
  
  “今年枇杷长势好,收成超过1.6万斤,毛收入有30多万元。”孟发明说,“线上线下订单都不少。”
  
  目前,瀛湖镇共有枇杷栽植农户1176户,平均每12户农户中就有1户靠种枇杷增收。去年瀛湖枇杷产量500余吨,销售额超2000万元,户均增收2万余元。
  
  绿色发展,不仅在瀛湖。
  
  青山绿水间,生态旅游蓬勃发展。如今,安康市共有18个省级旅游特色名镇、30多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建成运营旅游民宿200余家。2023年,安康市累计接待国内游客4637万人次。
  
  借“绿”生“金”,秦巴深处果香四溢。立足资源禀赋,安康大力培育秦巴山区优质猕猴桃产业带、汉江沿线优质柑橘产业带、瀛湖节令水果产业带……截至2023年底,安康建成果业现代农业园区148个,果园面积达46.85万亩,产量26.48万吨。
  
  安康市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本报记者高炳 韩鑫)
  
  
[旅游] 小城故事多:让更多宝藏小城焕发
[农业] 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林业] 哈尔滨:以林为基兴产业以食为媒
[林业] 四库联动盘活森林资源
[农业] 如何让畜禽养殖粪污还田符合土壤
[工业] 聚焦十五五规划建议 保持制造业
[林业] 多部门部署加快建设现代化国有林
[林业] 湖北发力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内蒙古:绘就绿色发展画卷守护北
福建森林提质四大举措打造百姓幸
江西抚州绿水青山变幸福靠山
这片绿,不只是底色更是生活
守护绿水青山 绘就生态画卷
让废旧动力电池变身城市矿产
从四本账说说消费和浪费
手机套餐不应升易降难
多地推进物流行业降本增效
单次或套餐 你会怎么选
福州市民共建共享口袋公园
一个独具特色的城市发展样本
发展银发经济 守护稳稳幸福
城市治理需要更多多管局局长
养老护理人才供给如何更好满足需求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