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美丽中国

 
让城市更安全更智能
加入时间:2024-12-07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从何处着手?如何让城市更安全、更“聪明”?12月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外公布,为推动城市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构建智能高效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体系,持续提升城市设施韧性、管理韧性、空间韧性,推动城市安全发展,画出了“路线图”。
  
  住得更舒心
  
  所谓韧性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凭自身的能力抵御灾害,减轻灾害损失,并合理地调配资源以从灾害中快速恢复过来。
  
  为打造韧性城市,《意见》明确了主要目标——到2027年,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对韧性城市建设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到2030年,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推动建成一批高水平韧性城市,城市安全韧性持续提升,城市运行更安全、更有序、更智慧、更高效。
  
  《意见》提出了十一项重点任务,包括实施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推动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发展智慧住区、提升房屋建筑管理智慧化水平、开展数字家庭建设、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等。
  
  住得舒心是老百姓的一大诉求。《意见》提出,发展智慧住区。支持有条件的住区结合完整社区建设,实施公共设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与管理,提高智慧化安全防范、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创新智慧物业服务模式,引导支持物业服务企业发展线上线下生活服务。实施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提高居民服务便利性、可及性。
  
  《意见》还提到,要开展数字家庭建设。以住宅为载体,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通信、人工智能等实现系统平台、家居产品互联互通,加快构建跨终端共享的统一操作系统生态,提升智能家居设备的适用性、安全性,满足居民用电用火用气用水安全、环境与健康监测等需求。
  
  行得更安心
  
  如何让出行更省心、更安心?《意见》提出了推动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的相关举措。
  
  《意见》指出,以支撑智能网联汽车应用和改善城市出行为切入点,建设城市道路、建筑、公共设施融合感知体系。深入推进“第五代移动通信(5g)+车联网”发展,逐步稳妥推广应用辅助驾驶、自动驾驶,加快布设城市道路基础设施智能感知系统,提升车路协同水平。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多场景应用,满足智能交通需求。
  
  同时,加强城市物流配送设施的规划、建设、改造,建设集约、高效、智慧的绿色配送体系。加快完善应急物流体系,规划布局城市应急物资中转设施,提升应急状况下城市物资快速保障能力。加快停车设施智能化改造和建设。聚合智能网联汽车、智能道路、城市建筑等多类城市数据,为智能交通、智能停车、城市管理等提供支撑。
  
  赛迪顾问汽车产业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姚垠国表示,当前中国的城市基础设施还不能完全满足智能交通的发展需要,要支撑智能交通、智能停车、城市管理等,城市道路、建筑、公共设施等还需要做相应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推动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能够有效带动基础设施投资,比如路网改造、智慧道路改造,还有5g基站、新能源充电桩、换电站的建设,都对促进投资,进而拉动经济增长有积极作用。”姚垠国说。
  
  注重“面子”“里子”建设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王凯表示,当前,中国城市发展由大规模增量建设转为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由外延扩张式发展转为内涵提升式发展,由注重“有没有”转为注重“好不好”。
  
  打造韧性城市,不仅要注重看得见的“面子”建设,也要注重不易被看见的“里子”建设。《意见》提出,要因地制宜对城镇供水、排水、供电、燃气、热力、消火栓(消防水鹤)、地下综合管廊等市政基础设施进行数字化改造升级和智能化管理。加快重点公共区域和道路视频监控等安防设备智能化改造。
  
  如何借助前沿信息技术,让城市更“聪明”?《意见》指出,要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培育智能建造产业集群,打造全产业链融合一体的智能建造产业体系,推动建筑业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升级。此外,还要因地制宜推进城市信息模型平台应用,强化与其他基础时空平台的功能整合、协同发展,在政务服务、公共卫生、防灾减灾救灾、城市体检等领域丰富应用场景,开展城市综合风险评估,统筹利用地上地下空间,合理划定防灾避难空间,为科学确定不同风险区的发展策略和风险防控要求提供支撑,提高城市空间韧性。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表示,中国城市规模大、存量房屋规模大,迫切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化解各类安全风险,全面提升城市的安全韧性。《意见》的发布为中国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韧性城市打造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方向。未来,随着各项重点任务的深入实施,中国将建成一批高水平韧性城市,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安全、有序、智慧、高效的城市生活环境。(本报记者 孔德晨)
  
  

[旅游] 小城故事多:让更多宝藏小城焕发
[农业] 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林业] 哈尔滨:以林为基兴产业以食为媒
[林业] 四库联动盘活森林资源
[农业] 如何让畜禽养殖粪污还田符合土壤
[工业] 聚焦十五五规划建议 保持制造业
[林业] 多部门部署加快建设现代化国有林
[林业] 湖北发力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内蒙古:绘就绿色发展画卷守护北
福建森林提质四大举措打造百姓幸
江西抚州绿水青山变幸福靠山
这片绿,不只是底色更是生活
守护绿水青山 绘就生态画卷
让废旧动力电池变身城市矿产
从四本账说说消费和浪费
手机套餐不应升易降难
多地推进物流行业降本增效
单次或套餐 你会怎么选
福州市民共建共享口袋公园
一个独具特色的城市发展样本
发展银发经济 守护稳稳幸福
城市治理需要更多多管局局长
养老护理人才供给如何更好满足需求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