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绿色GDP > 林业

内蒙古开展护松2025专项整治行动 2025-09-10
  今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林草有害生物防治检疫总站组织各盟市扎实开展“护松2025”打击涉松材线虫病疫木违法犯罪行为专项整治行动,有效阻截疫情人为传播,进一步夯实全区松材线虫病“零疫情”成果。      内蒙古自治区林草   <进入详情>

湖北恩施深化集体林改 释放鄂西林海多重效益 2025-09-10
  近年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关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扩绿、兴绿、护绿并举,推动森林“四库”联动,以深化改革释放“鄂西林海”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取得阶段性成效。    <进入详情>

甘肃民乐:林果为媒 绿富同兴 2025-09-10
  近年来,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以林果产业为重要纽带,深入践行“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路径,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同共赢。      在生态建设方面,民乐县规模化推进特色林果产业。累计新植特色经济林800亩、木本油   <进入详情>

江西高安:2万农户共享油茶产业红利 2025-09-09
  盛夏的江西省高安市村前镇高坪村,连片油茶林在阳光下泛起墨绿波浪,沉甸甸的茶果压弯枝头。“以前这380亩林地分散在15户手里,荒废大半。现在流转给林权收储平台,统一改造后亩产翻倍,我们还能来打工增收!”村民老梅笑着抹去额头   <进入详情>

持续发力加厚绿色家底 2025-09-09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集水库、粮库、钱库、碳库于一体的大宝库,是人类生存的根基。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的数据显示,5年来,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5%以上,新增森林面积相当于1个陕西省,占全球新增绿化面积的四分之一,我国“增   <进入详情>

北京城市副中心启动园林绿地碳票试点 2025-09-08
  近日,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正式启动“通汇赢”城市园林绿地碳票建设工作。这是北京市首个开展地方碳票体制建设的区域,旨在通过科学核算绿地碳汇量、构建碳票管理机制并创新碳消纳路径,为全国城市绿地碳汇交易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   <进入详情>

福建沙县:以林长制三变破题 赋能林业换新颜 2025-09-08
  在持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扎实推进“三多”改革系统集成试点的进程中,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区坚持在“林”上发力、“长”上尽责、“制”上创新,通过建强责任体系、创新治理方式、释放生态价值,实现“责任、治理、效益”方面的“   <进入详情>

河南内乡深化集体林改推进两山转化 2025-09-08
  时下,走进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程岗猕猴桃种植基地,只见猕猴桃挂满枝头,林下一株株生姜生机盎然,到处洋溢着甜蜜的果香和丰收的气息。近年来,内乡县以兴林富民为目标,不断拓展“两山”转化路径,建立县、乡、村三级抓深化林改工作机制   <进入详情>

福建省永安市以林业四改激活森林四库 2025-09-05
  福建省永安市林地面积373.86万亩,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85.04%,森林覆盖率80.44%。以兴林富民为目标,永安市积极探索林业“四改”新路径,聚焦森林“四库”联动,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着力打造深化集体林权制度   <进入详情>

山东烟台建设新型集体林场破解深化集体林改难题 2025-09-05
  山东省烟台市聚焦全面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创新开展新型集体林场试点建设,积极探索“一平台(新型集体林场经营平台)、三统一(统一流转整合、统一股权分配、统一经营规划)”模式,推动实现森林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发展活力提升   <进入详情>

[上一页>]   [下一页]    共95页 第1页 10条/页 共有941条记录
[工业] 云南昆明加快推进工业领域绿色低
[农业] 让乡村既能寄托乡愁 也能承载梦
[旅游] 新疆文旅消费热度持续攀升
[旅游] 走进服贸会:科技带来文旅新体验
[工业] 企业清洁生产为替代修复提供新思
[农业] 十四五以来完成低效用地再开发1
[林业] 内蒙古开展护松2025专项整治
[林业] 湖北恩施深化集体林改 释放鄂西
安徽旌德怎样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
美丽陕西:绿水青山里藏着幸福密
远山新绿 白沙雨林的两山答卷
忘不了的乡愁 如何成乡村振兴流
黔东南州深做山水文章 探索民族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你如何处理大
旧家具扔比买难 不妨从垃圾清运
新华视点:遏制农村高额彩礼 该
推进以旧换新从规模扩张转向质效
循环校服应如何推而广之
以治理创新推动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
把城市更新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花园城市是什么样的城市
《十堰市美丽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发布
美丽乡村建设要从房前屋后做起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