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示范创建

 
保定以样板工程推进减污降碳试点建设
加入时间:2025-05-14  来源:中国环境app  
 
  “保定市以入选国家首批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城市为契机,统筹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聚焦产业、建筑、新能源、固废协同治理等重点领域开展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实践。”河北省保定市生态环境局综合科科长杨建彬介绍,试点启动建设以来,保定市打造了高阳经济开发区(东区)绿色低碳园区、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新能源储能电站、氢能汽车应用等一批样板示范工程,形成具有保定特色的减污降碳协同治理路径和有效模式。
  
  构建协同创新试点政策体系
  
  2023年12月,保定市凭借区位优势、产业特色及多试点建设经验成功跻身全国首批、河北省唯一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城市试点。
  
  试点启动以来,保定市紧紧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核心区重点城市定位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要求,研究制定《保定市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建设工作方案》,开展减污降碳协同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推动减污降碳创新技术研发。同时,结合保定市产业特点,在传统产业绿色升级、超低能耗建筑推广、新能源产业发展等方面开展实践,积极探索减污降碳协同新路径,推动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结构优化调整和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今年,保定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市行政审批局出台了《河北高阳经济开发区(东区)绿色低碳园区创建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从政策机制方面全面助力高阳绿色园区创建。”杨建彬介绍说,作为“纺织之乡”,高阳县拥有纺织企业4200余家,年产值达579亿元,但传统分散式发展模式面临环境资源制约,发展亟待集约绿色转型。聚焦实际问题,《实施意见》从污染物协同治理、环评“打捆”审批、环评与排污许可“两证联办”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探索减污降碳与产业升级的协同推进路径。
  
  推进传统产业减污降碳协同
  
  “家家纺车响,十里机杼声”,用这句话形容高阳县纺织产业再恰当不过。4000多家纺织生产企业,12.5万从业者,贡献着当地一半以上的财政收入。
  
  然而,锅炉自己烧、污水自己治的发展模式,让一些中小企业面临着环保成本高、稳定达标难的难题。
  
  为改变这一现状,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创新,高阳县规划建设8.79平方公里的循环经济示范区,出台一系列政策,引导印染企业向园区聚集、整合提升。
  
  如今,在河北高阳经济开发区(东区),一场纺织印染行业的“绿色革命”正在上演。园区通过建设集中供热项目,完善气、水、交通等基础设施,创新污染治理模式,探索出经济与环保双赢的新路径,为全国传统产业绿色转型树立了标杆。
  
  杨建彬介绍说:“2024年以来,河北高阳经济开发区(东区)以优化资源配置和减污降碳为核心,推动48家印染企业集中入园发展,充分利用现有基础设施和循环体系,盘活利用闲置资产资源。通过印染企业集体搬迁入园并进行数智化改造、应用清洁化染整生产技术工艺、优化资源回收利用技术、建设智能化监管平台等多种措施,实现园区绿色转型。”
  
  在绿色转型过程中,高阳县探索实施了三大创新机制,包括污染治理模式、环评审批机制和排污许可核发机制。
  
  在创新污染治理模式方面,高阳县共建共享废水集中预处理设施,变分散管理为末端统一管理,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实现了减污降碳协同,提升了行业竞争力。在创新环评审批机制方面,高阳县将同一类项目编制一个环评文件,实行环评“打捆”审批;借力保定市纳入优化环评分类管理国家试点,豁免特定工艺的环境影响报告表审批。在创新排污许可核发机制方面,高阳县对园区项目实行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污许可“两证联办”,对园区排污总量实行统一数智化管理。
  
  通过集中供能、共建共享污染治理等配套设施建设和机制创新,高阳县纺织印染行业不断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实现绿色转型,预计年减排二氧化碳4.17万吨、削减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29.76吨,节约企业建设投资3.25亿元、年运行成本1080万元。
  
  多领域齐发力推进协同降碳
  
  近年来,保定市加快建设“7+20+n”现代化产业体系,医药健康产业、汽车产业、电力及新能源高端装备产业、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数字产业、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产业和都市农业成为城市发展的7个主导产业。
  
  保定市充分发挥特色产业优势,将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新能源产业及新能源汽车等领域作为减污降碳的重要突破口,多领域齐发力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发展。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技术的推广应用,不仅显著降低建筑能耗和碳排放,更为整个建筑行业绿色转型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样板。”杨建彬说,2024年,河北奥润顺达集团研发的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技术成功入选《河北省先进低碳工艺、技术、装备目录》,其四大核心技术体系成效显著。
  
  据统计,2024年,保定市新开工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47.1万平方米,新开工面积连续3年位居河北省第一,累计建成面积达275.55万平方米。这些建筑年耗电量仅15千瓦时/平方米,较普通建筑节能90%以上,年减少碳排放约5万吨。
  
  在新能源产业领域,保定市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的发展策略,加快推进风光发电产业,2024年,全市风光发电并网装机规模764.6万千瓦,其中分布式光伏并网装机规模386.9万千瓦、位居河北省第二位。蠡县10万千瓦风电项目并网发电,填补河北省平原风电领域空白。加快氢能产业发展,保定市2024年累计推广氢能车辆561台。建成“容易线”驿站北区5座加氢站,总加氢能力达3260公斤/12小时。
  
  在社会公众参与领域,保定市全面建立垃圾分类体系。目前,已初步构建起前端分类投放、中端统一运输、末端集中处理全链条体系,主城区1891个回收网点实现100%覆盖,垃圾分类逐步实现全域普及。
  
  杨建彬表示,保定市将持续深化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建设,努力打造“政策引领—技术创新—产业支撑—公众参与”的减污降碳协同体系,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保定模式”。(记者张铭贤 通讯员牟超越)
  
  
[旅游] 44名老挝华裔新生代开启游学普
[旅游] 走,去桑科草原过“营地慢生活”
[旅游] 四川发布“古蜀文明文物主题游径
[旅游] 我国入境游持续升温
[工业] 我国光伏装机突破10亿千瓦 新
[旅游] 苏州园林:“咫尺乾坤”邂逅千年
[农业]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绿色通道达境
[工业] 前5月我国绿电交易量超过220
传统文化“年轻化”表达 架起中
四川小金县“金山玫瑰”采摘溯源
广西隆安:农文旅融合绘就乡村振
浙江乡村:时令果蔬迎丰收 “甜
广东高州贡园古荔“老有所依”
建材以旧换新促升级
防晒衣不防晒 亟待监管阳光破局
政府热线前的嬉笑 失守的何止是
重点工程建而不用 背后是管理躺
以旧换新拉动手机销量持续增长
去新疆!畅游天山地理画廊
筑牢海上生态保护防线 强化海上监管整
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
美丽河湖何以美进人心
城市更新需下足绣花功夫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