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示范创建

 
农田退水如何实现浊去清来 南通如皋市的经验可供参考
加入时间:2025-05-15  来源:中国环境报  
 
  日前,在江苏省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培训会上,南通如皋市分享的农田排灌系统生态化改造“农田退水治理”项目经验成为全场焦点。如皋依据2023年度断面水质状况和水系特征,将汛期水质不能稳定达标的重点国考省考断面及敏感水体周边农田作为试点,启动2024年度农田排灌系统生态化改造。项目覆盖8个镇区,涉及两万余亩农田,已实现农田退水的高效治理与循环利用,为面源污染治理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板。
  
  如皋经验的核心,在于精准把握“退水不直排、肥水不下河、养分再利用”的治理原则。这一理念并非简单的污染拦截,而是将农田退水视为可循环利用的资源。当地依托地形特点,将低洼地改造为肥水收集调蓄池,构建起“雨季储水防污染、旱季灌溉再利用”的闭环系统。同时,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融入生态化改造,通过生态塘对汛期过量退水进行分级净化,既减少污染物排放,又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真正做到变废为宝。
  
  两大关键举措直击农田退水治理要害。在秸秆处理上,如皋市以“四离一集中”原则划定秸秆离田区域,通过建立秸秆收储运体系和综合利用产业链,将田间废弃物转化为生物质燃料、有机肥原料,从源头上阻断秸秆腐烂对水体的污染。针对肥料使用,联合科研机构探索化肥减量增效技术,通过“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替代”模式,既保障作物产量,又降低养分流失风险。典型示范户的成功实践,更让农民直观感受到绿色生产带来的经济效益,形成“政府引导、农户参与”的良性治理格局。
  
  各项职责的明确划分,则为治理工程提供了坚实保障。如皋市政府多次召开项目专题会议,听取现场调研情况汇报、了解各镇需求,最终明确项目由生态环境部门负责前期推进、水务部门牵头工程建设,借助高标准农田已建项目成果,充分利用现有灌溉渠等水利设施,整合各方资源,根据不同区域特点精准施策。
  
  地方党委政府统揽全局,从规划编制到资金筹措全程主导;农业农村部门发挥专业优势,牵头推进技术落地和产业协同;生态环境部门强化动态监管,通过溯源排查、数据监测和执法督导确保治理成效。多部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实现信息共享与协同作战,避免重复建设,集中有限资源,实现生态效益最大化。
  
  在技术创新层面,如皋市构建了“硬件设施+智能系统+生态工程”三位一体的治理体系。新建的水闸、连通管、回用泵站等水利设施,配合智能监控系统实现退水精准调度;11万余平方米水生植被与3万余米生态护岸组成的生态净化带,如同天然滤网,在汛期对溢流退水进行生物降解。数据显示,项目每年可削减化学需氧量19吨、氨氮两吨,减少退水外排量24万吨,生态效益显著。
  
  农田退水治理的本质是一场系统性生态革命。唯有从顶层设计到末端治理形成完整闭环,才能破解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让“肥水”滋养农田土地,而不是污染河湖断面。(作者:蒋绍辉)
  
  
[旅游] 44名老挝华裔新生代开启游学普
[旅游] 走,去桑科草原过“营地慢生活”
[旅游] 四川发布“古蜀文明文物主题游径
[旅游] 我国入境游持续升温
[工业] 我国光伏装机突破10亿千瓦 新
[旅游] 苏州园林:“咫尺乾坤”邂逅千年
[农业]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绿色通道达境
[工业] 前5月我国绿电交易量超过220
传统文化“年轻化”表达 架起中
四川小金县“金山玫瑰”采摘溯源
广西隆安:农文旅融合绘就乡村振
浙江乡村:时令果蔬迎丰收 “甜
广东高州贡园古荔“老有所依”
建材以旧换新促升级
防晒衣不防晒 亟待监管阳光破局
政府热线前的嬉笑 失守的何止是
重点工程建而不用 背后是管理躺
以旧换新拉动手机销量持续增长
去新疆!畅游天山地理画廊
筑牢海上生态保护防线 强化海上监管整
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
美丽河湖何以美进人心
城市更新需下足绣花功夫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