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创新发展

 
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剑指三大突破
告别“黑笨粗”
加入时间:2025-05-29  来源:经济日报  
 

  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会议提出,推进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是大势所趋,要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强化新型工业化绿色底色;推进传统产业深度绿色转型,结合大规模设备更新等政策实施,积极应用先进装备和工艺,加快重点行业绿色改造升级。加快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推动传统产业绿色低碳改造升级,成为题中应有之义。
  
  一直以来,我国积极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大力推进节能降碳,统筹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和绿色低碳发展,加快非化石能源开发利用。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由2012年的68.5%下降到2024年的53.2%;2024年我国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为28.6%,比上年上升2.2个百分点。同时,随着能源消费绿色低碳转型进程加快,清洁能源消费也保持增长。
  
  一系列政策先后出台,为绿色低碳产业发展谋篇布局。国务院2021年12月印发的《“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3.5%,能源消费总量得到合理控制;节能减排政策机制更加健全,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水平基本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取得显著成效。中共中央、国务院2024年7月发布的《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提出,到2030年,重点领域绿色转型取得积极进展,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基本形成,减污降碳协同能力显著增强,主要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升,支持绿色发展的政策和标准体系更加完善,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取得显著成效。
  
  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应稳妥施策,奏响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协奏曲”。
  
  政策层面,建立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制定企业碳排放和产品碳足迹核算、报告、核查等标准,加快节能标准更新升级,完善可再生能源标准体系和工业绿色低碳标准体系。优化绿色转型投资机制,引导和规范社会资本参与绿色低碳项目投资、建设、运营,鼓励社会资本以市场化方式设立绿色低碳产业投资基金。健全绿色财税政策,落实环境保护、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船税收优惠,完善绿色税制,全面推行水资源费改税,完善环境保护税征收体系。完善绿色产品监管机制,强化针对绿色产品的质量安全责任保障,维护绿色产品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的绿色消费环境。健全绿色消费激励机制,加强新能源汽车、绿色智能家电等消费领域的配套设施建设和售后服务保障。
  
  产业层面,加快推动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造纸、印染等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推广节能低碳和清洁生产技术装备,推进工艺流程更新升级。积极鼓励绿色低碳导向的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加快发展,建设绿色制造体系和服务体系,提升绿色低碳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发展氢能、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绿色智能船舶等产业,推进太阳能、风能、潮流能、储能等新能源与清洁能源装备制造发展。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同绿色化的深度融合,深化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工业互联网等在电力系统、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建筑建设运行等领域的应用,实现数字技术赋能绿色转型。
  
  消费者层面,形成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坚决抵制铺张浪费和奢靡之风,营造文明健康、低碳环保的绿色生活氛围。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城市、绿色宜居村镇、零碳示范社区创建活动,强化公众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主体意识,构建绿色生活信息平台。将绿色理念和节约要求融入市民公约、村规民约、学生守则、团体章程等社会规范,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境意识、生态意识。引导公众节约用水用电、反对铺张浪费、推广“光盘行动”、抵制过度包装、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引导公众优先选择公共交通、步行、自行车等绿色出行方式。(张超 宋良)


  
  

[旅游] 44名老挝华裔新生代开启游学普
[旅游] 走,去桑科草原过“营地慢生活”
[旅游] 四川发布“古蜀文明文物主题游径
[旅游] 我国入境游持续升温
[工业] 我国光伏装机突破10亿千瓦 新
[旅游] 苏州园林:“咫尺乾坤”邂逅千年
[农业]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绿色通道达境
[工业] 前5月我国绿电交易量超过220
传统文化“年轻化”表达 架起中
四川小金县“金山玫瑰”采摘溯源
广西隆安:农文旅融合绘就乡村振
浙江乡村:时令果蔬迎丰收 “甜
广东高州贡园古荔“老有所依”
建材以旧换新促升级
防晒衣不防晒 亟待监管阳光破局
政府热线前的嬉笑 失守的何止是
重点工程建而不用 背后是管理躺
以旧换新拉动手机销量持续增长
去新疆!畅游天山地理画廊
筑牢海上生态保护防线 强化海上监管整
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
美丽河湖何以美进人心
城市更新需下足绣花功夫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