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际视野

 
打造上海合作组织农业技术合作的样板间
弘扬“上海精神”:上合组织在行动
加入时间:2025-06-08  来源:人民日报  
 

  5月初,一架搭载760公斤新鲜蓝莓的飞机从西安咸阳国际机场飞往俄罗斯莫斯科。这是陕西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以下简称“杨凌示范区”)首次以空运方式将蓝莓销往国外,并以人民币完成跨境结算,标志着杨凌示范区跨境支付赋能农产品“出海”实现新突破。
  
  260吨猕猴桃远销至俄罗斯和中亚国家、14吨“阳光玫瑰”葡萄出口至哈萨克斯坦……今年以来,杨凌示范区已向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等10余个国家出口鲜果,涉及10多个种类,共计约5600吨。
  
  2020年10月,上海合作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以下简称“上合组织农业基地”)在杨凌示范区揭牌。立足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农业资源禀赋、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和未来农业发展方向,聚焦“交流、培训、示范”核心功能定位,发挥农业科技合作、人才培育、技术推广、经贸合作平台效能,上合组织农业基地逐步成长为上合组织国家农业技术合作的“样板间”,有力推动地区国家农业现代化发展。
  
  交流培训分享“中国方案”
  
  去年9月,乌兹别克斯坦农业部灌溉与水问题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萨季耶夫·法尔霍德来到杨凌示范区,参加由上合组织农业基地承办的中亚旱区设施农业培训班。
  
  “中国在旱区节水研究、盐碱地综合治理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效。中国政府在相关政策、项目资金配套等方面的支持力度,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法尔霍德说。目前,法尔霍德正和同事从事旱区节水研究,他希望与中国同行开展更深入的合作,“我已邀请中国企业赴乌兹别克斯坦开展小规模示范、试验,我将协助做好推广工作。”
  
  在杨凌示范区,像法尔霍德这样参加培训的上合组织国家农业官员、技术人员和学者越来越多。截至目前,上合组织农业基地已开展农业技术援外培训、专项培训等120余期,为上合组织国家和相关发展中国家培训农业官员、技术人员2400多名,组织300多名官员参加减贫专项培训,4.2万人次参加在线学习。
  
  除了技术培训,上合组织农业基地牵头的农业教育合作也逐渐走向深入,依托丝绸之路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等涉农人才培养平台,与上合组织国家农业高校联合培养高层次人才1200多名。
  
  来自哈萨克斯坦的陆可,去年6月顺利完成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阶段的全部学业后,返回原单位哈萨克斯坦农业与植物栽培科学研究所工作。在中国留学期间,他的研究方向为旱区高效农作制度与作物栽培技术,曾跟随导师团队参与《丝绸之路农业绿色发展与土壤健康管理研究》等课题研究。
  
  “通过参与这些课题研究,我接触到了当前中国最前沿的农业科技和范式,这对我的专业提升有很大帮助,也为我以后的科研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陆可说。
  
  “依托上合组织农业基地平台,杨凌示范区做好援外培训,让越来越多的外国官员和技术人员掌握发展农业的‘中国方案’。”杨凌示范区党工委外办主任、上合组织农业基地工作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马静说。
  
  示范推广促进创新合作
  
  干旱缺水,是上合组织国家农业发展面临的共同挑战。
  
  2021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教授朱德兰带领团队,将中国先进的太阳能驱动节水灌溉技术和智能型水肥一体技术引入乌兹别克斯坦,建成面积近100亩的节水农业示范园。
  
  这几年,朱德兰团队在乌兹别克斯坦先后与塔什干国立农业大学、塔什干水利与农业机械工程大学合作建成中乌智慧灌溉联合实验室。朱德兰表示,通过应用绿色节能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示范园用水量节省了50%,成本投入减少了40%,农作物产量提高了30%。
  
  在位于吉尔吉斯斯坦的中吉果木良种繁育技术示范园,中国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张东的团队已深耕近7年,主要负责示范园苹果优良生态适应性砧穗组合的筛选、矮化种苗繁育技术和矮砧密植高效栽培技术的示范及推广。
  
  “示范园筛选的优良砧穗组合抗寒性强、果实品质好,明显优于当地传统种苗,表现出良好的发展潜力。”吉尔吉斯斯坦科尔姆公司执行经理特卡琴科说。
  
  2024年4月,6万株砧木苗运往中吉果木良种繁育技术示范园,用于扩建苗圃,预计今年这些苗将达到嫁接粗度,可于秋季在当地进行嫁接。“采用合适的方法和技术,可以实现苹果亩产量提高300公斤以上。”特卡琴科说。
  
  “上合农业示范基地成立以来,根据上合组织国家农业发展需求,我们先后派出73批次190余名专家,加强技术输出援助。”马静说,“杨凌示范区已在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建成14个海外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完成110多个优良作物品种的品比试验和高效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农业技术累计辐射面积200多万公顷。”
  
  上合组织前秘书长张明表示,各成员国大力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合作,通过交流农业技术和解决方案、扩大农产品贸易、提高粮食生产、提升农产品储存和加工能力、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畅通等举措,共同确保了区域和全球粮食安全。
  
  贸易往来夯实发展根基
  
  目前,在杨凌跨境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包括上合组织国家在内的35个国家的1200多款农特产品、手工艺产品正在展销。
  
  “交易中心为双方企业开展交流合作搭建了良好平台,促进双方进一步增进了解、开展合作。希望双方抓住机遇,扩大在农业、食品等领域的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巴基斯坦驻华大使卡里尔·哈什米说。
  
  近年来,依托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上合组织农业基地举办上合组织农业博览会,建成跨境商品展示交易中心,推动苹果、茶叶等陕西特色农产品出口和大麦、面粉等大宗商品及百余种农产品进口。吉尔吉斯斯坦客商法蒂玛带来了家乡产的多款蜂蜜产品。法蒂玛所在的公司在广州设有销售网点,产品热销北京、大连、青岛等地。“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市场空间非常广阔,我很看好中国市场。”法蒂玛说。
  
  “我们将努力为企业搭建好跨境电商、进出口贸易平台,进一步带动中国果品产业发展,拓展农业领域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为深化上合组织国家间的经贸合作注入新的活力。”上合组织农业基地经贸投资促进中心副主任王斌说。
  
  在一系列农业交流合作平台的带动下,依托杨凌自贸片区、综合保税区的叠加动能,杨凌示范区与上合组织国家的农业经贸活动日益增多。2024年杨凌示范区进出口总值达13.42亿元,连续6年平均增长20%以上。
  
  “上合组织农业基地自成立以来,为促进上合组织现代农业技术交流互鉴、构建本地区农业发展共同体发挥了重要作用。”张明说,“相信在中国倡导引领和各成员国积极支持下,上合组织农业基地将为上合组织地区农业合作行稳致远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本报记者 张丹华)


 

[旅游] 44名老挝华裔新生代开启游学普
[旅游] 走,去桑科草原过“营地慢生活”
[旅游] 四川发布“古蜀文明文物主题游径
[旅游] 我国入境游持续升温
[工业] 我国光伏装机突破10亿千瓦 新
[旅游] 苏州园林:“咫尺乾坤”邂逅千年
[农业]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绿色通道达境
[工业] 前5月我国绿电交易量超过220
传统文化“年轻化”表达 架起中
四川小金县“金山玫瑰”采摘溯源
广西隆安:农文旅融合绘就乡村振
浙江乡村:时令果蔬迎丰收 “甜
广东高州贡园古荔“老有所依”
建材以旧换新促升级
防晒衣不防晒 亟待监管阳光破局
政府热线前的嬉笑 失守的何止是
重点工程建而不用 背后是管理躺
以旧换新拉动手机销量持续增长
去新疆!畅游天山地理画廊
筑牢海上生态保护防线 强化海上监管整
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
美丽河湖何以美进人心
城市更新需下足绣花功夫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