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美丽中国

 
老人去游乐园被拒 入园门槛也需更适老
加入时间:2025-06-10  来源:新京报  
 

  各地、各景区乃至公共消费场所,应该做的是如何完善软硬件服务,提升适老化水平,而非一味推拒。

  七旬老人独自去游乐园被拒,游乐园设年龄“上限”门槛合理吗?

  据报道,近日,江苏南京75岁的章女士独自去当地一家游乐园时被拒,理由是该园区要求60周岁及以上的游客,需要至少1名监护人购票陪同入园。章女士对该规定表示不满,游客们对此也看法不一。游乐园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从安全角度考虑制定的规定,个别游乐场馆的光线昏暗、台阶较多,如果没有监护人陪同,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如今,不少游乐园都少不了台阶,也确有不少光线昏暗、视野受限的地方。此外,一些景区为了吸引年轻人,更是安排了很多惊险、刺激的项目。不消说,这些都对老年人不甚友好。

  而人年纪大了,往往会手眼不协调、腿脚不灵便、心有余而力不足,哪怕是绊一跤,都不是小事。景区要求老人必须有监护人陪同,多一道“安全”保护绳,并非不能理解。

  事实上,这样的规定,不仅出现在游乐园等景区,还有很多游泳馆、健身房等消费场所设置条件。虽不无免责的考量,但也体现出运营方对老人安全的重视。然而,适老并非“拒老”,“拒老”不等于安全,景区不能采取简单的“一刀切”做法将银发群体拒之门外,完全可以做得更好些。

  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应激反应迟缓,必然导致其在出游过程中遇到多重困难。景区应该拿出更贴近老人的办法,跟老人一起克服这些困难,让软硬件都能更好地服务这一群体。

  台阶、灯光等,这些其实都不是问题。改善硬件,实现无障碍通道全覆盖;增加休息区,明确景区标识,以及配备急救体系与便捷化医疗支持服务等,都是可行之策。

  此外,也要强化技术赋能,比如在景区内布设集成定位与sos呼叫功能的智能报警灯杆,在山地景区可明确防滑台阶摩擦系数阈值,沿陡峭路段增设语音警示系统等。

  这些,都是远比“拒老”更积极、更细化、更可行的举措。即便有些项目确实不适合老人,也可以在该项目上明确标清楚,相信老人也不会坚持尝试。

  至于年龄限制,即便需要设定一个“杠杠”,则这个“杠杠”似乎也不该划在60周岁。这个年龄段的老人一般称之为“低龄老人”,大多数人身体好着呢,不然怎么会出台延迟退休政策?

  而景区限制“多名60周岁(含)以上的人员结伴入园”的规定,即便不违规,亦值得商榷。要知道,当下的银发人群出游,很大一部分是结伴同行,大家既谈得来,也能相互照应,为什么要阻拦呢?

  截至2024年末,我国60岁以上人口达3.1亿,占总人口的22%。银发旅游热也持续升温,成为文旅消费的新蓝海。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测算,“十四五”末,我国出游率较高、旅游消费较多的低龄银发人群将超过1亿人。

  民政部、文化和旅游部等19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支持老年人社会参与推动实现老有所为的指导意见》也要求,提升旅游服务设施适老化水平,鼓励开发旅居养老、“家庭同游”等老年人喜闻乐见的服务产品。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各地、各景区乃至公共消费场所,应该做的是如何完善软硬件服务,提升适老化水平,让老年人能够更加便利、更为顺畅和更有尊严地消费、出游。一味推拒,令人寒心。

  当然,景区的“拒老”,也可能存在另外一种“算计”,即看似为老人安全考虑,实则希望用陪护的办法招引更多游客。一个老人出游,多名亲属陪护,1+n,这也算是挖出来的消费需求。

  所以,从长远看,各公共消费场所仍需拿出更多的诚意、更实的招数、更低的门槛。随着越来越多有钱有闲、身体健康的老年群体开启出游模式,地方、景区都该接得住这波“富贵”。

 

[旅游] 44名老挝华裔新生代开启游学普
[旅游] 走,去桑科草原过“营地慢生活”
[旅游] 四川发布“古蜀文明文物主题游径
[旅游] 我国入境游持续升温
[工业] 我国光伏装机突破10亿千瓦 新
[旅游] 苏州园林:“咫尺乾坤”邂逅千年
[农业]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绿色通道达境
[工业] 前5月我国绿电交易量超过220
传统文化“年轻化”表达 架起中
四川小金县“金山玫瑰”采摘溯源
广西隆安:农文旅融合绘就乡村振
浙江乡村:时令果蔬迎丰收 “甜
广东高州贡园古荔“老有所依”
建材以旧换新促升级
防晒衣不防晒 亟待监管阳光破局
政府热线前的嬉笑 失守的何止是
重点工程建而不用 背后是管理躺
以旧换新拉动手机销量持续增长
去新疆!畅游天山地理画廊
筑牢海上生态保护防线 强化海上监管整
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
美丽河湖何以美进人心
城市更新需下足绣花功夫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