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源节约

 
防晒衣不防晒 亟待监管阳光破局
加入时间:2025-06-11  来源:红网  作者:高菡蔚
 

  据央视新闻6月8日报道,《财经调查》记者走访发现,市场上标有“防晒”字样的产品品类繁多,但部分防晒衣实际无法有效阻挡紫外线,不符合国家标准。消费者可能花了钱,却买到没有防晒效果的衣服。9日凌晨,江西省上饶市弋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通报称,已联合公安等部门连夜进行现场检查,对相关产品进行查封并抽样送检,同时责令涉事企业暂停生产销售。
  
  据报道,一些所谓的防晒衣不仅未标注产品名称、厂名、厂址等基本信息,包装袋上却赫然印着“upf50+”的标识。当被问及真实的紫外线防护系数时,公司负责人竟表示“消费者不会拿去检测,数值随便写”。而在徐州海诺服饰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也透露,其销量领先的防晒衣实际紫外线防护系数仅为“30+”,但在电商平台宣传中却声称达到“50+”。甚至有商家坦言,消费者很难辨别防晒衣的真假品质,他们会在直播间用紫外线感应卡测试“效果”,以此误导消费者——实际上,这种方法根本无法真正测试出防晒衣的品质。
  
  炎炎夏日,防晒衣本应是人们抵御紫外线的一道防线,可如今部分产品却成了“皇帝的新衣”,着实令人震惊。
  
  从商家角度看,利益的驱使让他们丧失了基本的商业道德,以次充好、虚假宣传,不惜损害消费者权益来获取暴利。从市场环境而言,防晒衣市场庞大且鱼龙混杂,准入门槛低,小作坊式生产企业众多。这些企业生产规模小、分布分散,给监管带来极大难度。加上电商销售模式兴起,销售渠道多元且隐蔽,让一些不良商家有机可乘。在“生产—检测—销售”的产业链中,部分检测机构也参与其中,违规操作,为这些不合格产品出具虚假检测报告,使得不防晒的防晒衣能够堂而皇之地流向市场。
  
  这些行为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切身利益,让消费者花了冤枉钱,还可能因未能得到有效防晒保护,对身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更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挤压了正规优质产品的生存空间,阻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
  
  要让防晒衣市场重回正轨,监管的“阳光”必须照进来。监管部门应加大对生产、销售环节的监管力度,提高抽查频率,扩大检查范围,对违规企业依法严惩,提高其违法成本。电商平台也需加强自我约束,对平台上销售的防晒衣严格审核,查验产品资质、检测报告等,及时清理违规商家和产品,不能为了流量和利益放任自流。同时,消费者自身也要增强辨别能力,多了解产品标准和选购知识,选择正规渠道、知名品牌购买,不被低价和虚假宣传迷惑。
  
  “不防晒的防晒衣”事件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市场的规范不能仅靠商家自觉,更需要监管部门、平台和消费者共同发力。唯有如此,才能让防晒衣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守护消费者的权益,营造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山西大学)

  
  

[旅游] 四川发布“古蜀文明文物主题游径
[旅游] 我国入境游持续升温
[工业] 我国光伏装机突破10亿千瓦 新
[旅游] 苏州园林:“咫尺乾坤”邂逅千年
[农业]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绿色通道达境
[工业] 前5月我国绿电交易量超过220
[农业] 通江银耳何以长成35亿元大产业
[旅游] 边关引客如潮 国门游热力十足
广西隆安:农文旅融合绘就乡村振
浙江乡村:时令果蔬迎丰收 “甜
广东高州贡园古荔“老有所依”
江西南昌:林下“掘金” 绿富共
磴口县:光伏治沙,“绿洲”带来
建材以旧换新促升级
防晒衣不防晒 亟待监管阳光破局
政府热线前的嬉笑 失守的何止是
重点工程建而不用 背后是管理躺
以旧换新拉动手机销量持续增长
去新疆!畅游天山地理画廊
筑牢海上生态保护防线 强化海上监管整
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
美丽河湖何以美进人心
城市更新需下足绣花功夫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