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增绿举措

 
从干涸之地到候鸟天堂
加入时间:2025-06-1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王牧雨
 

中外记者探访尕海湿地:从干涸之地到候鸟天堂

  中新网甘肃甘南6月12日电  初夏的尕海湖,碧波荡漾,水草丰美,数万只候鸟在此栖息繁衍,素有“鸟类大熊猫”之称的黑颈鹤优雅的身影掠过水面。11日,来自美国、加拿大、瑞士、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中外记者、网络达人走进位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的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探访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地感受这个曾三度干涸的高原湖泊,如何历经20余年艰苦修复,蜕变为今日生机盎然的“候鸟天堂”。

  6月11日,图为航拍下的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九美旦增摄

  尕海并不是海,而是甘肃最大的高原淡水湖,海拔3470多米,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尕海所在的尕海湿地是甘肃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国少有、甘肃唯一的涵盖了“山水林田湖草”各种自然生态类型的保护区,也是甘肃唯一地跨长江、黄河两大水系的自然保护区,享有“高原之肾”“高原明珠”之称。

  在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甘肃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湿地科科长范龙向大家讲述了尕海湿地的蝶变历程。他说,“曾经由于过度放牧、水土流失等因素,尕海经历3次干涸,那时湿地萎缩变干,群众的饮水都成了大问题。”

  “从2014年开始,我们实施了一系列湿地生态效益补偿、退化湿地修复项目,包括补播牧草、鼠害防治等。”范龙说,坚持不懈的保护措施带来了显著变化,尕海湖的水域面积已从20世纪90年代最低谷时的约500公顷,恢复到了现在的2700公顷左右。

  他还分享了最新监测成果。“近几年我们在湖心鸟岛设置了40个人工鸟巢,筑巢成功率高达99%。”范龙说,更令人欣喜的是生物多样性的提升,近年来该保护区再次记录到6种野生动物,其中国家一级、二级保护动物都有;今年在尕海湖繁殖的候鸟总量预计超过3万只。

  范龙特别提到,去年,该保护区为两只斑头雁和两只黑颈鹤佩戴了环志,这为当地研究候鸟的迁徙规律提供了宝贵的基础数据。

  尕海湖的重生,当地居民感受最深。今年67岁的碌曲县人王祁茂对记者回忆起过往说:“过去尕海生态被破坏的时候,湖边臭气熏天,看着都难受。现在生态修复好了,每到候鸟回来的季节,那景象,真是壮观。”

  韩国《文化日报》记者朴世熹站在观鸟栈道上,不停地按下快门。她说,“这里的环境太美了,湖水清澈,完全是一个世外桃源。我已经拍了很多照片发给韩国的家人和朋友,他们都对这里的风景赞叹不已。”

  澳大利亚澳洲亿忆网总编辑王冠仑观察到,该保护区设置了专门的生态体验栈道,与候鸟核心繁殖区保持了安全距离。“此举既让游人能欣赏到美景,又最大程度减少了对鸟类的干扰。这种科学管理的思路值得借鉴。看到这么多珍贵的鸟类在此安家,这就是生态改善最有说服力的名片。”王冠仑说。

  范龙表示,未来还将通过继续实施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生态补水、水系连通和水生态保护等举措,让尕海湿地的水质越来越好,生态功能越来越强。

  


[旅游] 44名老挝华裔新生代开启游学普
[旅游] 走,去桑科草原过“营地慢生活”
[旅游] 四川发布“古蜀文明文物主题游径
[旅游] 我国入境游持续升温
[工业] 我国光伏装机突破10亿千瓦 新
[旅游] 苏州园林:“咫尺乾坤”邂逅千年
[农业]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绿色通道达境
[工业] 前5月我国绿电交易量超过220
传统文化“年轻化”表达 架起中
四川小金县“金山玫瑰”采摘溯源
广西隆安:农文旅融合绘就乡村振
浙江乡村:时令果蔬迎丰收 “甜
广东高州贡园古荔“老有所依”
建材以旧换新促升级
防晒衣不防晒 亟待监管阳光破局
政府热线前的嬉笑 失守的何止是
重点工程建而不用 背后是管理躺
以旧换新拉动手机销量持续增长
去新疆!畅游天山地理画廊
筑牢海上生态保护防线 强化海上监管整
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
美丽河湖何以美进人心
城市更新需下足绣花功夫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