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美丽中国

 
美丽河湖何以美进人心
加入时间:2025-06-19  来源:人民日报  
 
  顺应群众对美丽河湖的向往,着眼于人的真实体验和感受,涵养河湖的文化气息与生命力,共建共享美丽河湖的社会氛围必将更浓厚

  “湖水越来越干净,瞅着心里就高兴!”江苏南京秦淮区,居民邹梦青徜徉于湖边绿道,感受着月牙湖之变。2016年起,当地实施水环境综合整治,月牙湖从“黑臭湖”逐渐变成美丽的“水下森林”,如今还成了鸟类乐园。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老百姓身边的河湖变化,折射新时代以来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地表水水质优良(ⅰ—ⅲ类)断面比例为90.4%,首次超过90%。长江干流连续5年、黄河干流连续3年全线保持ⅱ类水质,万里长江、九曲黄河焕发新活力。

  虽然全国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但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依然存在。黑臭水体从根本上消除难度较大,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统筹治理处于起步阶段。前不久,生态环境部等部门印发《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行动方案(2025—2027年)》。这是继“水十条”后,我国再次对水生态环境保护作出全面部署。对标目标要求查短板、找不足,因地制宜推进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正当其时。

  美丽河湖是实现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三要素良性循环的水生态系统,必须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比如,福建厦门不懈推进筼筜湖综合治理,协同推进“海域、流域、全域”生态保护修复,变“臭水湖”为“城市会客厅”。增强系统思维,聚焦突出问题,科学施策,不断提升河湖生态系统健康水平,才能建设各美其美的美丽河湖。

  河湖往往是跨区域的,协同治理才能提升治理效能。广东深圳、东莞两市针对跨区域河流治理难题,建立深莞茅洲河流域污染综合整治协调机制,茅洲河水质从重度黑臭提升至ⅲ类。浙皖两省连续实施四轮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大力削减入湖污染负荷,千岛湖水质总体保持ⅰ类。依托水源地保护、黑臭水体治理等标志性战役,推动重要流域构建上下游贯通一体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方能更高效地守护一方碧水。

  开展美丽河湖建设,也是统筹推进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过程。安徽宣城依托青弋江流域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建成生态型景区18个,培育发展各类民宿1072家,打造出人水共生的生态画卷。实践表明,探索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通道,能够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顺应群众对美丽河湖的向往,着眼于人的真实体验和感受,涵养河湖的文化气息与生命力,共建共享美丽河湖的社会氛围必将更浓厚。

  江河胜景,见证发展之变。久久为功建设美丽河湖,做好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大文章,定能成就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新图景。

[旅游] 四川发布“古蜀文明文物主题游径
[旅游] 我国入境游持续升温
[工业] 我国光伏装机突破10亿千瓦 新
[旅游] 苏州园林:“咫尺乾坤”邂逅千年
[农业]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绿色通道达境
[工业] 前5月我国绿电交易量超过220
[农业] 通江银耳何以长成35亿元大产业
[旅游] 边关引客如潮 国门游热力十足
广西隆安:农文旅融合绘就乡村振
浙江乡村:时令果蔬迎丰收 “甜
广东高州贡园古荔“老有所依”
江西南昌:林下“掘金” 绿富共
磴口县:光伏治沙,“绿洲”带来
建材以旧换新促升级
防晒衣不防晒 亟待监管阳光破局
政府热线前的嬉笑 失守的何止是
重点工程建而不用 背后是管理躺
以旧换新拉动手机销量持续增长
去新疆!畅游天山地理画廊
筑牢海上生态保护防线 强化海上监管整
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
美丽河湖何以美进人心
城市更新需下足绣花功夫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