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岛市城阳区东毛西毛乡村振兴片区核心村东毛家庄村。张文君摄(中经视觉)
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尽,青岛市城阳区东毛西毛片区的锦泉路上,已有三三两两的游客漫步其间。在段家庄水畔花屿旁边,几位村民正在清理步道。“以前我们这儿路况不佳,‘雨季看海’;如今,变化大了,成了实打实的网红风景,城里人周末都爱来。”东毛家村村民李秀芳说。
这片土地的蜕变,源自城阳区一场全域发力、系统谋划的乡村振兴实践。近年来,城阳区以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为目标,在夏庄、惜福镇、棘洪滩、上马四个街道梯次推进片区建设,建成1个省级、3个市级乡村振兴片区,形成“三级梯次(省市区)、东西联动、四片协同”的格局。
村容旧貌换新颜
走进城阳区山色峪片区,白墙黛瓦的民居错落有致,6公里核心环线蜿蜒穿过万亩樱桃园,迎来一批又一批登高跑步、休闲采摘的游客。“我们邀请了国内头部企业参与片区规划设计,明确了‘农文旅体’融合发展思路,聚焦青年、家庭等消费群体,规划建设特色采摘、共享农场、露营地、亲子研学、民宿等消费场景,打造青岛近郊‘两天一夜’游首选目的地。”夏庄街道经济发展中心(乡村振兴)工作负责人苟振华说。
近年来,城阳区聚焦让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持续推进基础设施升级,强弱电入地、供排水管网改造、清洁能源推广、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安装等工程同步实施,覆盖4大片区25个行政村。
在东毛西毛片区,锦泉路这条贯穿中华埠至东毛家庄村的“中轴线”,以“林水环绿廊,文脉道新乡”为理念,不仅拓宽道路、铺设人行步道,更通过石砌明渠和高效暗渠根治内涝,告别“雨季看海”。如今,锦泉路串联起东毛民宿、农业园等产业节点,布局规划引领、硬件提升、环境整治、产业驱动、融合推进六大生态板块,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成为集宜居、产业、生态、文化于一体的“乡村振兴示范走廊”。
产业融合出新意
产业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城阳区坚持走农文旅融合的片区发展路子,以产业项目增强片区发展后劲,确保片区可持续发展。
在创邦农业园,苹果成熟季单日销量突破3万斤,各类果蔬年销量超百万斤。工作人员正忙着分拣装箱,他们线上联合电商平台、社区团购,线下链接大型商超、连锁市集,将田间刚摘下的新鲜果蔬快速送达消费者餐桌。这片占地350余亩的现代化农业园每年5月到11月鲜果蔬菜接连上市,苹果、桑葚、纽扣蟠桃、珍珠油杏等品类丰富,还创新推出“亲子农耕体验”“企业团建田”等特色活动,已发展会员超600人,每年带动周边农户增收超100万元。
翠林云庄乡村乐园作为东毛西毛片区的又一亮点,占地410亩,凭借研学旅行、田园观光等丰富多元的业态与特色体验,年接待游客量突破20万人次,年收入达1300万元。今年国庆中秋假期,该乐园策划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推出草坪音乐节、趣味亲子比赛活动、露营烧烤季、特色树屋木屋体验等项目,翠林云庄负责人李菲菲表示:“我们翠林云庄依托片区流量,打破传统旅游‘赶行程、挤景点’的模式,在国庆中秋假期为游客提供了避开人群、玩得自在的选择,节日期间共接待游客约2.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10万元。”
“在蜜杏成熟期,最多一天能卖12万斤。”飨实农场“90后”新农人栾盟盟说。通过与盒马、百果园等连锁品牌合作,本地土味成了城市消费者追捧的“新宠”。这个由30亩零散土地整合而成的农场,通过统一品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解决了散户“种不好、卖不出”的难题,已发展会员400多名,帮助村民增收近80万元。
打造人才新引擎
人才是乡村全面振兴的支撑。据介绍,城阳区在引才、育才、用才上下功夫,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智慧活水。在引才方面,城阳区开展“春风行动”“招才引智名校行”等多样招聘,吸引大学生返乡实践;积极招募“乡村振兴合伙人”,让人才走进来、留下来。在育才方面,选拔一批农业拔尖人才和“乡村之星”,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把冬春农技课堂直接开到田间地头,手把手教技术、传经验。在用才方面,积极推动医疗、教育、文化等专业人才下沉乡村,建设专家工作站、科技小院等平台,发放人才绿卡和购房券,真正让人才有用武之地,无后顾之忧。
城阳区农业农村局二级调研员陈超介绍,城阳区深化与青岛农业大学合作,在4个片区分别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实践基地,聘请11名乡村振兴项目专家担任片区顾问,挂职5名乡村振兴业务指导专员赋能片区建设,在片区规划、要素整合、产业布局、资源引进等方面加强指导,夯实片区发展智力支撑。
在夏庄街道,青岛农业大学与街道合作共建的山东青岛夏庄科技小院集群已正式落地。该集群围绕猕猴桃、茶叶等当地特色农业设立了多个科技小院。村民刘红梅说:“专家和大学生就住在村里,我们的茶树得了病,他们第一时间就赶到现场,开的方子又管用又省钱。”
各片区在人才管用帮上各显神通: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王倩积极推广水肥一体化、智能温室等现代农业技术,带动当地农民发展特色农产品种植,兴办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探索走出一条集农业生产、休闲观光、农事体验于一体的融合发展新路径;在东毛西毛片区,持续加大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本年度新申报国家级产业领军人才14人、泰山系列人才11人,依托街道党工委党校和现场教学点,组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上半年累计培训各类农村人才300余人次……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人才队伍,为城阳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从“单点突破”到“全域开花”,城阳区系统谋划乡村全面振兴蓝图,以全域发力激活乡村动能,正朝着预期目标稳步迈进。一幅“城乡融合、景村一体、产村共生”的新画卷,正在这片热土上徐徐展开。(记者 刘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