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地方故事

 
两山转化这道必答题 安顺这样解
加入时间:2024-11-21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如何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是一道新时代的必答题。

  在贵州安顺,优良的生态环境就是其最大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怎样写好“两山”转化这篇大文章?有哪些林业特色产业得以支撑?安顺给出了自己的答卷。

  今年7月,记者走进安顺市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百合街道红星村的花椒种植基地,一阵椒香沁人心脾。花椒采收季,山坡上一行行全是花椒树,每棵树上都密密匝匝挂满了绿油油的花椒粒。种植户龙友林左手戴手套,右手拿剪刀,麻利地剪下花椒果枝,不一会儿就装满了好几筐。

  “我家种花椒有七八年了,一共种了12亩,一亩地能产800斤左右。花椒最高卖15元一斤,公司收购保底是7元一斤,算下来一年能有八九万元收入。”看着丰收的花椒林,龙友林高兴地告诉记者。

  像龙友林家这样的幸福景象,也同样在关岭8450余户家庭上演。全县共4万多人参与花椒种植,已有30多年的种植历史和发展经验,形成了“板贵花椒”主导产业。2019年1月17日,农业农村部正式批准对“板贵花椒”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由于当地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早在1997年,关岭坚持产业发展与生态治理相结合,开始实施“坡改梯”工程,引导广大群众用自己的双手在贫瘠的石山上搬石造地、植树保土、建池蓄水,发展花椒产业。

  “石山土壤很薄,但花椒树属于浅根系作物,很耐旱,薄薄一层土就可以生长。”关岭林业科技推广站站长周明成说,“更重要的是,由于关岭属于亚热带低热河谷气候,当地春冬温暖干燥、夏秋湿热、日照时间长,就像一个天然温室,因此塑造了板贵花椒穗茂粒多、皮厚肉丰、麻味持久、余味悠长等优良品质。”

  为更好地解决销路问题,关岭通过招商引资,于2021年11月组建成立了龙头企业——贵州椒丰众鑫花椒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公司对花椒进行初、深加工后向各地销售,在提高“板贵花椒”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同时,也极大增强了全县农户发展花椒产业的信心。

  椒丰公司总经理袁长勇说:“我们与贵州大学林学院、贵州省林科院等科研单位联合研究开发花椒精深加工系列产品,建立了7条生产线和质量检测中心,主要产品包括保鲜椒、干花椒、花椒粉、花椒油、花椒精油、花椒足浴包、花椒小麻饼等。公司现在卖得最好的是保鲜椒,主要向深圳和四川的海底捞火锅店供应。

特别是今年6月,我们同英国同乡行有限公司签订了150万英镑的花椒产品采购合作协议,向欧洲100多家华人超市供应产品,标志着关岭花椒从此走出国门、迈向国际。”

  如今,关岭花椒产业大步前行,是全市花椒产业的核心发展区。安顺市12万余亩花椒种植面积中,有11万亩在关岭。关岭花椒年产量约9000吨,全产业链总产值约2.2亿元,带动就业6000余人次,实现人均增收1万元以上。

  在安顺,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林业特色产业,那就是安顺独有的特色资源——金刺梨。

  金刺梨不同于普通刺梨,它的果实更加金黄,没有籽,含糖量高,而且同样富含sod酶、叶酸、β胡萝卜素、维生素c、多种矿物质和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据分析,每100克金刺梨鲜果的维c含量高达2000多毫克,是猕猴桃维c含量的10倍。

  安顺全市金刺梨现有保存面积6.43万亩,其中西秀区是安顺金刺梨的核心发展区。

  记者在西秀区双堡镇大坝村采访了村里的种植大户张美红。张美红家里有100亩金刺梨,平地一亩能产1000公斤,算上山地则去年平均一亩产400公斤。去年区里金刺梨收购价是7元1公斤以上,去除人工等成本,张美红家一年能赚20多万元。

  “种金刺梨比常规农业好,也比其他水果还要好。安顺有4家刺梨加工厂,一天能收购处理近20吨金刺梨。公司直接以订单提前一年跟我们预订,根本不愁卖。尤其是新冠疫情开始后,各家公司对鲜果的需求量特别大。”张美红说。

  如今安顺种植的刺梨,98%以上都是金刺梨。安顺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加快推进金刺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从种植、加工、收购、销售、宣传、品牌打造、项目申报、利益联结等环节将年度目标任务细化分解至各县(区)进行推动。此外,安顺狠抓现有金刺梨面积的改培,每年将全市金刺梨提质增效1万亩以上。

  “西秀区在改培过程中,通过树形管理,还将原本一蓬蓬生长的金刺梨管理得更加便于施肥和采收。”西秀区林业局产业办主任张霖说,“同时,区里也培养出了一大批‘土专家’,每年搞金刺梨种植管护培训,就会邀请他们来讲,张美红就是其中一个。”

  现如今,张美红和大坝村的许多种植户都盖了小楼。依托安顺的气候优势和旅游资源,村民们把小楼改装成了民宿。每年6—10月,吸引大量来自湖南、重庆、四川等地游客带着孩子来此避暑。

  “我十几岁的时候,当时村里条件差,路面坑坑洼洼,车都开不进来,也根本不敢想家里能买得起小汽车。现在种金刺梨,慢慢地小汽车也开起来了,三层小楼也砌好了,村里环境也好多了。”张美红说,“金刺梨属于保健型的水果,我们平时也经常自己榨一些喝,不仅平时不容易生病,现在我的高血糖、高血压也基本降下来了。”

  金刺梨因为口感不涩,偏清甜,主导产品是做原汁。金刺梨企业将原汁包装成30毫升、80毫升等小袋装或小瓶装,更加便于消费者日常饮用和随身携带。

  “这个行业很好,顺应国民越来越注重健康养生的需求,只是在推广过程中需要提高消费者对刺梨的认知,才能形成多次回购。”贵州天赐贵宝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国莲说,“贵州省各级都专门成立了刺梨专班,对我们企业进行指导规划。安顺还针对金刺梨行业推出了‘刺梨贷’等融资政策,对产业发展起到了一定推动作用。”

  2023年,安顺金刺梨全产业链总产值达4.52亿元,已培育出一批具有一定知名度、影响力的品牌,如“黔之梨”“魔梨”“刺裸裸”等,各类产品已远销北京、广东、四川等10余个省份。安顺金刺梨企业还与中国体操队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金刺梨品牌愈发响亮。

  结合实际,彰显特色。安顺大力发展花椒、金刺梨等特色林业产业,以及林药、林菌、林蜂等林下经济产业和森林康养产业,以实现特色林业产业和林下经济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目标,做大规模、做优品质、做出特色、做强品牌,持续在“两山”转化的答卷上奋力书写安顺林业产业发展的时代华章。(本报记者安璐 本报通讯员王进泉)

 


 

[农业] 数字赋能 激活乡村文化资源
[林业] 广东新增16个省级重要湿地
[林业] 四川资阳三大行动保障森林粮库建
[林业] 荒山坡变成金窝窝
[农业] 广西与越南携手开展智慧农业合作
[工业] 在煤炭沉陷区找到致富摇钱树
[旅游] 国际顶尖冰雪赛事为何青睐吉林北
[工业] 长(zhǎng)长的长春和长春
守护绿水青山 建设美丽安顺
让更多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
天津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管理
陕西合阳废弃矿山变身绿色聚宝盆
汇聚涓涓细流 守护青山绿水
杜绝春节的喜庆浪费 不是小题大
加力扩围 以旧换新政策利好不断
以旧换新政策带动2024年家电
让消费券真正惠及消费者
以旧换新带动2024年家电零售
从2025年地方两会看老百姓钱袋子新
去年我国实施城市更新项目6万余个
美丽中国建设实施体系不断完善
美丽中国建设实施体系初步建立
2027年美丽乡村整县建成比例达40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