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创新发展

 
新疆:绿色发展 风光无限
加入时间:2023-09-20  来源:科普时报  
 

  大美新疆,处处宝藏。创新延链,低碳当先!
  
  9月12日—19日,科技日报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采访活动来到新疆喀什、巴州等多地区,真切体会到新疆的能源产业在产业链创新发展与推动低碳转型过程中取得的成果。
  
  在走访中,记者发现,凭借“风光”无限好的天然资源优势,新疆提产增质,高质量发展,步伐坚定,持续前进!
  
  创新发展产业链条
  
  电池堪称现代各类用电产品的心脏。9月18日,喀什经济开发区整齐划一的产业楼宇中,一台台先进的制造设备轰轰奏鸣,为无数用电设备提供了电能的储存者——电池。
  
  喀什经济开发区临港物流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冯强介绍,该开发区积极推进锂电产业的发展,先后引进12家锂电池生产企业入驻落户。
  
  “通过深入研究锂电上下游产业链条,我们明确锂电产业招商目标区域和靶向目标企业,在此基础上集中力量引进锂电企业,全力培植锂电产业集群。”冯强表示,“下一步,我们将力求形成材料、锂电池、应用产品‘三位一体’的产业链条,全力推动全产业链创新发展。”
  
  烯烃是指含有烯键的碳氢化合物,是生产生活的重要原料之一。如何实现其低成本、高效率制备,关乎经济发展。9月18日,在巴州库尔勒上库高新区石油石化产业园的中石油塔里木60万吨/年乙烷制乙烯等项目所在基地,原油、天然气等物质正在被源源不断地转化为乙烯、丙烯等,并最终转变成食品包装、汽车防冻液等身边随处可见的商品。
  
  “我们通过大项目带动产业链,形成‘炼化纺一体化、烯烃、化工高端新材料、医药农药’四大产业集群。”库尔勒上库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工委委员、党政办公室主任李振东表示,通过利用好巴州充沛的油气资源与交通区位优势,石油石化产业园不仅弥补了新疆纺织服装缺少化纤产品的短板,还有助于加快实现由单一油气资源向精细化工和炼化纺一体化转变,对于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大有裨益。
  
  推动绿色转型升级
  
  新疆塔里木盆地不仅是油气的宝藏,太阳能资源也极为丰富,年辐射量5300—6600兆焦耳/立方米,蕴藏着深厚的绿色转型潜力。9月18日,在占地3300亩的塔里木油田首座对外清洁供能新能源场站——巴州尉犁10万千瓦光伏项目,无数座光伏板正源源不断地“捕捉”着太阳能,往下游输送大量绿电。
  
  在塔里木油田公司油气生产技术部经理杨刚看来,油气是能源,新能源也是能源。面对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与挑战,塔里木油田不仅要满足全社会能源消费持续增长的刚性需求,还要加快促进能源绿色转型,助力我国实现“双碳”目标。
  
  “为此,我们结合南疆地域实际,依托油区及周边资源,全面梳理摸排新能源资源禀赋,因地制宜深耕塔里木盆地特色资源,重点发展太阳能、风能、地热等新能源,统筹推进风电、光伏、光热、抽水蓄能等多能发展,加快‘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建设。”杨刚说。
  
  “仅今年前8个月,项目就已累计生产超过6100万千瓦时的绿电。”杨刚表示,“此外,我们将部分电能留作油田自用,不仅降低了生产运营成本,还极大减少了自身能耗及碳排放,有效助推了绿色转型升级。”
  
  记者了解到,目前塔里木油田已建成和田河、轮南2座油气场站、126口油气井等分布式光伏电站,总装机规模达24兆瓦,为油田绿色低碳转型、促进地方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绿色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清洁能源保障。(滕继濮 张佳星 李禾)

  
  

[工业] 北京新疆实现两地错峰绿电交易
[工业] 青岛探索“点单”执法帮扶新路径
[工业] 四平“十六条”举措规范涉企检查
[林业] 多举措防全天候守 各方全力以赴
[林业] 内蒙古各地有序推进解决草原过牧
[林业] 青海省林草局评选出10个最美自
[林业] 甘肃高台修复退化林提升森林资源
[旅游] 新疆旅游亮眼成绩单的背后
新疆阿克苏:生态+旅游让绿水青
云南龙陵:林下经济激活绿水青山
解锁青山绿水间的共富密码
茶山上 一场生态变革悄然展开
让绿水青山生金淌银
自贡市委书记邹自景:加大秸秆禁
2元吃席 40年不变的乡村文明
五一假期黄金消费升温 以旧换新
“以旧换新”激发消费市场新活力
宁波消保委警示谷子经济消费风险
新规施行后 如何更好满足群众宜居需求
天津:大城三管提升城市气质
广西公布未来3年美丽广西建设的计划表
期待城市在更新中焕发新活力
将产业转型嵌入城中村改造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