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资讯

 
向世界讲述中国治水故事
加入时间:2023-09-20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李原园
 
  世界水资源大会是国际水资源学会组织的世界性学术会议,是国际水资源领域参加人员范围最广、影响范围最大、专业水平最高的学术会议,是世界水议程、水政策、水科学知识分享的重要国际交流平台。借助大会,来自世界各地的众多组织、专家、学者和管理者,通过交流分享、集思广益,达到了合作共赢的目的。
  
  经过多年努力,中国在“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的指引下,水治理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这些成就与变革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依托世界水资源大会平台,中国向世界讲述治水故事,展示治水成就和经验,为全球水治理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中国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水旱灾害多发频发,是世界上水情最复杂、江河治理难度最大、治水任务最繁重的国家之一,中国水利发展具有诸多特点和优势。
  
  始终坚持治水安邦。水安全是涉及国家长治久安的大事。水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保障,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粮食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生态安全。中国独特的地理条件和农耕文明决定了治水对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和国家统一兴盛至关重要,中华民族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部治水史。新中国成立以来,从“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到“一定要根治海河”,从学大寨整地治水到弘扬红旗渠精神凿山修渠,从加快构建国家水网工程到实施国家“江河战略”,治水事业的蓬勃发展在中华民族实现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进程中发挥了强有力的支撑保障作用。
  
  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水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保障,中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通过制定和实施治水良策,全面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完善流域防洪减灾体系,不断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完善城乡供水和农业灌溉体系,持续提高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水安全保障能力,全面解决农村群众饮水安全问题;推行河长制湖长制,保护修复河湖生态环境,改善人居环境,着力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质量的期盼。
  
  始终坚持系统治理。中国有悠久的治水传统,古代产生了很多卓越的治水实践,一些治水工程千载不废,至今福泽一方。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中国始终遵循国情水情特点,把治水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把工程措施、政策制度和科技创新结合起来,从粗放用水向节约用水转变,从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转变,从局部治理向系统治理转变,从注重行政推动向坚持两手发力、实施创新驱动转变,统筹解决好水短缺、水灾害、水生态、水环境问题。
  
  当前,中国坚持系统治水,遵循科学规律、创新驱动,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受益人口最多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中国以占全球6%的淡水资源,保障了全球近20%的人口用水,在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涉水目标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为全世界可持续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作者为国际水资源学会主席、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副院长)
  
  
[工业] 北京新疆实现两地错峰绿电交易
[工业] 青岛探索“点单”执法帮扶新路径
[工业] 四平“十六条”举措规范涉企检查
[林业] 多举措防全天候守 各方全力以赴
[林业] 内蒙古各地有序推进解决草原过牧
[林业] 青海省林草局评选出10个最美自
[林业] 甘肃高台修复退化林提升森林资源
[旅游] 新疆旅游亮眼成绩单的背后
新疆阿克苏:生态+旅游让绿水青
云南龙陵:林下经济激活绿水青山
解锁青山绿水间的共富密码
茶山上 一场生态变革悄然展开
让绿水青山生金淌银
自贡市委书记邹自景:加大秸秆禁
2元吃席 40年不变的乡村文明
五一假期黄金消费升温 以旧换新
“以旧换新”激发消费市场新活力
宁波消保委警示谷子经济消费风险
新规施行后 如何更好满足群众宜居需求
天津:大城三管提升城市气质
广西公布未来3年美丽广西建设的计划表
期待城市在更新中焕发新活力
将产业转型嵌入城中村改造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