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绿色产业 > 生态产品

 
创新引领产业 油茶香飘八桂
加入时间:2023-09-23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灌阳县油茶果缀满枝头 图片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提供

  走进广西梧州马路镇大垌村邓冲山庄“油茶+六堡茶”复合经营示范基地,一排排穿插交错的油茶树和六堡茶树从山脚延伸至山顶。“我们通过人工开挖梯级带,采取行间混交的方式,实施‘油茶+六堡茶’复合经营,实现相互不遮阴、不抢肥、不压枝,充分利用林地,达到‘双茶’共赢的效果。”基地负责人陈争强说。
  
  邓冲山庄的“油茶+六堡茶”示范基地总面积1045亩,2022年5月种植六堡茶,随后套种油茶。目前,基地全部安装滴灌系统,实现水、肥一体化管理。“我们还带动周边村民增收致富,助推乡村振兴,每年季节性用工200多人次,每天工资100元以上。”陈争强介绍,茶叶种植满4年后,预计每年每亩茶叶产值约8000元,油茶种植满6年后,预计每年每亩油茶鲜果产值约1500元。
  
  “双茶”套种,收益翻番。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高度重视油茶产业发展,将油茶生产纳入林长制工作重点内容,压实各级林长责任,通过专题会议、调研等方式,积极谋划实施“油茶+六堡茶”复合经营,并重点打造油茶高产高效示范基地。全市现有油茶林约21万亩,相对连片500亩以上的油茶基地16个,油茶专业合作社28个,其中近两年新发展的“油茶+六堡茶”复合经营模式种植面积约2万亩。农户通过合理利用空间,让油茶林地产生复合效益实现以短养长,真正做到林农合一、生态经济共赢。
  
  “十三五”以来,广西高度重视油茶产业发展,出台发展意见,安排专项资金,大力宣传发动,推动油茶产业迈向新台阶。目前,广西油茶种植面积超过800万亩,年产茶籽超50万吨,综合产值420多亿元。
  
  多措并举扶持有保障
  
  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的支持下,广西认真落实国家关于油茶产业发展工作部署,印发工作方案,出台扶持政策,召开会议部署,高位推动油茶产业发展三年行动。
  
  自治区建立油茶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由自治区政府分管领导担任召集人,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财政厅等20多个部门为成员单位,联合推进油茶产业发展。自治区林业局与各市政府签订2023—2025年油茶生产目标责任状,并列入自治区年度林长制考核、绩效考评、乡村振兴考核、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考核内容。各市政府陆续召开动员部署会,与县级政府签订责任状,将任务分解落实到乡镇、村屯,形成上下贯通的任务体系、责任体系。
  
  自治区财政和市县财政对油茶新造林每亩分别补助1000元,对低产林改造每亩分别补助400元和100元,对2年生以上油茶大苗每株补助1—2元。2023年,全区已下达中央和自治区油茶营造林补助资金5亿多元。此外,柳州市通过竞争性评审,成功获得中央财政油茶产业发展示范奖补项目支持资金6亿元。
  
  广西还制定《油茶收入保险试点实施方案》,在全国率先开展油茶收入保险试点。自治区政府将油茶种植保险纳入试点险种,享受商品林保险政策,保险费率从1%降至0.2%—0.4%(按高低风险区),农户每亩自缴保费仅需0.4—0.8元。
  
  2023年4月,自治区林业局联合中国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自治区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广西监管局等四部门印发《关于金融支持广西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构建油茶产业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2023年1—6月,全区累计发放油茶贷款76.33亿元、贷款余额达141.89亿元。同时,要求各地国家储备林贷款项目按规划的油茶任务安排投入。
  
  “三百”助力示范来引领
  
  油茶生产周期长。为确保早实丰产稳产,广西重点发展传统的“岑软”系列良种,坚持油茶新造林做到百分之百良种、百分之百大苗、百分之百花果苗,实现种植后2年结果、4年丰产。
  
  各级国有林场充分发挥林地资源、人才技术、项目管理等优势发展油茶产业,13家自治区直属国有林场3年内将承担油茶新造林任务40万亩,今年已完成6.6万亩,并分别建立了2000亩以上标准化油茶示范基地和1000亩以上油茶低产林改造托管服务示范基地。同时,发挥涉林涉农企业和大户的骨干作用,建设高标准、规模化、集约化油茶基地。全区已有100多家企业和400多家油茶合作社建立油茶原料林基地100多万亩,带动30万农民种植油茶。
  
  全区油茶年新种面积、低产林改造面积、油茶茶籽产量、油茶产业产值和示范林最高单产等连年频创新高,古老的油茶产业在八桂大地焕发出蓬勃生机。今年以来,全区已创建油茶“双高”示范园约20个、“双高”示范点200多个。
  
  在总结多年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广西林业主管部门精选合适良种,进一步明确了适合广西栽培的国字号和地字号油茶良种。截至目前,全区共选育出通过国家或自治区审(认)定的油茶良种37个。其中,广西林科院选育认定的香花油茶良种具有生长快、抗性强、产量高等特点,适宜高温、干旱气候环境,在横州市测产最高亩产茶油达121公斤,创全国茶油最高单产新纪录。
  
  广西油茶良种采穗圃是从零基础起步的,建圃之初,有的采穗圃品种纯度不高。为了正本清源,确保良种苗木达到百分之百精纯,2020年以来,广西林业主管部门以“零容忍”的决心,组织专门培训,培养更多能识别良种的技术人员,实施对所有采穗圃逐株清杂纯化行动。技术人员用人工智能图像识别技术研发出即时识别良种的模型,可以随时随地扫描枝叶识别品种。
  
  产业转型品牌闯新路
  
  油茶是广西面积最大的经济林,也是与用材林桉树、松树、杉树并列的四大造林树种。
  
  2018年以来,广西的油茶种植主体出现了多元化趋势,由单一的农户种植逐步发展成单一农户、种植大户、合作社、国有林场、公司企业等类群共同发展,油茶龙头企业新建了一批规模化种植原料林基地,新品种、新技术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
  
  “结合发展林下经济,广西在新造幼林地中,实行茶茶结合、花药结合、茶粮结合等多种模式,套种茶叶、药材、豆类或旱谷,促进了油茶生长,提高了林地利用效率。”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副局长陆志星介绍,广西林科院还牵头探索了“一亩山万元钱”专项行动油茶复合经营技术模式,通过油茶林下养殖、种植中药材等,实现主导产业多次增值、多重收益。
  
  油茶科研成果不断成熟和推广,成为油茶产业转型升级最有力的支撑。近年来,广西林科院等一批林业科研院所结合全区油茶产业发展需要,集中力量开展油茶良种选育、苗木培育、栽培技术、加工技术、产品开发、标准化生产等方面的研究和推广,多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2018年以来,广西油茶产品的加工能力、产品质量和系列开发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从毛油加工逐步向精炼、高附加值和深加工综合利用发展。目前,全区建立了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市级农产品加工集聚区、恭城瑶族自治县市级农产品加工集聚区、三江县农产品加工集聚区等10个油茶产业有关加工集聚区,大力推动优势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向集聚区集中,成为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区、引领区。
  
  “桂之坊”“六道香”“九龙桂”“良大头”“岑王世家”……近年来,广西集中打造山茶油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自主特色品牌,涌现了一批有一定竞争力、覆盖不同人群的茶油系列护肤品、洗涤用品、保健用品等优秀品牌产品。同时,大力推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组织制定广西山茶油团体标准。“三江油茶”“百色山茶油”通过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
  
  “油茶产业是一项富民产业,更是助推乡村振兴的优势产业。”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局长蔡中平介绍,油茶作为广西的传统特色经济林,近年来在乡村振兴方面勇挑重担,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广西在全力推进油茶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推动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广西将全力抓好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压实油茶生产目标责任,加强油茶造林用地保障,优化油茶生产技术服务,强力推动产业延链强链,奋力打造“广西山茶油”区域公用品牌,努力实现油茶三年行动目标,为提高茶油产品供给、保障国家油料安全贡献广西力量。(蒋迎红 余东威 张雷 杨依)
  
  

[工业] 北京新疆实现两地错峰绿电交易
[工业] 青岛探索“点单”执法帮扶新路径
[工业] 四平“十六条”举措规范涉企检查
[林业] 多举措防全天候守 各方全力以赴
[林业] 内蒙古各地有序推进解决草原过牧
[林业] 青海省林草局评选出10个最美自
[林业] 甘肃高台修复退化林提升森林资源
[旅游] 新疆旅游亮眼成绩单的背后
新疆阿克苏:生态+旅游让绿水青
云南龙陵:林下经济激活绿水青山
解锁青山绿水间的共富密码
茶山上 一场生态变革悄然展开
让绿水青山生金淌银
自贡市委书记邹自景:加大秸秆禁
2元吃席 40年不变的乡村文明
五一假期黄金消费升温 以旧换新
“以旧换新”激发消费市场新活力
宁波消保委警示谷子经济消费风险
新规施行后 如何更好满足群众宜居需求
天津:大城三管提升城市气质
广西公布未来3年美丽广西建设的计划表
期待城市在更新中焕发新活力
将产业转型嵌入城中村改造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