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增绿举措

 
种下牧草绿 治愈盐碱白
加入时间:2024-07-03  来源:科技日报  
 

  黄河三角洲高产紫花苜蓿“中苜4号”迎来丰收季。近日,记者在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以下简称“黄三角农高区”)内的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国家盐碱地中心”)采访时看到,一片片“牧草绿”取代了过去的“盐碱白”,“中苜4号”显示出旺盛生命力。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草业学科主任、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国家盐碱地中心“耐盐碱牧草新品种选育”核心攻关团队骨干杨青川指着这片苜蓿地,展望丰收场景:“最近我们就要收割,相信产量不低。”
  
  “中苜4号”是杨青川团队历时多年研发的新品种,已入选农业农村部2024年农业主导品种。
  
  眼下,越来越多“中苜4号”正在黄河三角洲盐碱地上孕育、推广。
  
  盐碱地曾是“寸草不生”的代名词。但科技改变了盐碱地旧貌,不仅耐盐碱水稻、小麦、大豆及高粱等粮食作物茁壮成长,耐盐碱饲草也发展起来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盐碱地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种康认为,利用盐碱地发展饲草产业有巨大潜力。
  
  “目前,粮食安全风险更多体现在饲料粮和饲草方面。”种康说,美国动物饲料近70%来自饲草,而我国不到20%,其余依靠谷物来支撑,导致饲料粮在粮食总量中占比过半。
  
  “饲草是指茎叶可作为食草动物饲料的草本植物。”山东省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休闲农业研究所研究员贾春林介绍,“饲草再生力强,一年可收割多次,富含各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是饲养家畜的首选。”
  
  在耕地有限的条件下,如何寻找新的饲草种植地?贾春林和同事将目光投向了黄河三角洲广袤的盐碱地。
  
  在2023年中国青贮玉米产业发展大会上,贾春林团队选育的“峰单17”从56个参选品种中脱颖而出,成为“榜眼”。2023年,“峰单17”在黄三角农高区轻中度盐碱地大田的试验产量达每亩3.1吨。目前,该品种以区域性独家代理方式转让给企业,为成果大面积推广按下“加速键”。
  
  在黄三角农高区,类似的牧草科研团队还有很多。他们面临的共同课题是:如何在盐碱地里种出更多优质牧草?
  
  答案在5月11日的成果发布会上揭晓。当天,国家盐碱地中心“耐盐碱牧草新品种选育”核心攻关团队启动暨新品种新技术发布会在黄三角农高区举行。该团队包括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山东大学、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山东师范大学等12家科研单位的24位专家,贾春林成为首席专家。
  
  国家盐碱地中心副主任刘兆辉表示,“耐盐碱牧草新品种选育”核心攻关团队承担着国家盐碱地中心牧草新品种培育、关键技术突破等任务,是国家盐碱地中心牧草领域科研工作的关键力量,更是做好盐碱地综合利用工作的依托和支柱,任务艰巨,使命光荣。
  
  科研时间表已制定,目标也已明确。贾春林表示:“我们对耐盐碱牧草新品种的选育创新充满信心。”(记者 王延斌)

 

 

  
  

[农业] 文旅+点亮乡村经济
[工业] 国家标准如何规范动力电池回收利
[旅游] 我国新增4个联合国旅游组织最佳
[农业] 智慧灌溉 吉林沃土再增产
[林业] 山西太原深化集体林改探路绿富同
[林业] 广东佛山以提升林长制运行效能推
[农业] 中国粮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旅游] 科技游持续升温 如何开辟文旅新
践行两山理念修复生态的铜陵经验
福建永安智能守护景区绿水青山
福建大田:建好森林四库 收获金
绿水青山成为百姓幸福靠山
天蓝山绿水更清
网约车一口价被叫停 回归理性才
光盘是另一种形式的丰收
光盘是另一种形式的丰收
自觉行动实现粮食节约人人有责
我国粮食产后节约减损取得新成效
以生态修复筑牢美丽中国根基
从老房子到好房子 托起稳稳的幸福
淮北以生态微治理助推美丽城市建设
深化美丽中国建设推进落实机制
江西崇仁同心聚力促发展 绘就乡村振兴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