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源节约

 
粮食减损等于绿色增产
加入时间:2024-12-03  来源:经济日报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行动方案》,明确未来3年粮食节约减损路线图。在粮食节约行动取得成效的基础上,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推广应用先进技术和装备,强化标准引领,有效整治粮食“跑冒滴漏”,把粮食生产、储存、运输、加工损失率控制在国际平均水平以下。
  
  粮食损失浪费与农业现代化水平不高有关。今年我国粮食产量有望首次突破1.4万亿斤,为保障粮食安全奠定坚实基础,但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还存在机收水平不高、储存条件差、运输设施不完善、加工技术落后等问题。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估算,我国每年在收割、运输、储存、加工过程中损失的粮食超过6%。做好各环节减损等于“绿色增产”,不仅可以增加粮食有效供给,还可以减少资源消耗,促进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强化粮食机收减损。收获环节是粮食生产过程中损失较大的一个环节。我国主粮作物收获基本实现机械化,但机收质量不高,节约减损还有空间。应不断提高粮食收获机械化、标准化、智能化水平,推动收获机、烘干机研发制造进一步高端化,为收获减损提供装备支撑。加强专业机手培训,提高农机手规范操作能力,为粮食机收减损提供人才支撑。
  
  减少粮食储存损失损耗。粮食收获后,一般会阶段性储存在农户手中,储存过程中容易发生霉变、虫害等问题。各地应积极引导农户科学储粮,从场院晒粮向机械化烘干转型,从“地趴粮”向立体储粮转型,从分散储粮向集中储粮转型。政策性粮食保管得好不好,直接关系粮食安全。我国深入实施绿色仓储提升行动,高大平房仓、立筒仓、浅圆仓成为主流仓型,广泛采用绿色储粮技术,信息化监管实现全覆盖,国有粮库储藏周期粮食的综合损失率降到1%以内。
  
  加强粮食运输减损。粮食运输贯穿粮食从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每年大量粮食从产区运往销区。过去,粮食运输主要用麻包袋装,成本高、效率低、损耗大。现在通过不断完善粮食运输基础设施,深入推进铁路专用线、专用码头、散粮中转及配套设施建设,推广铁水联运接卸技术和散粮运输装备,逐渐实现散储、散运、散装、散卸“四散化”运输,成品粮多以集装箱、吨袋或小包装运输为主,有效降低粮食运输中的损耗。
  
  减少粮食加工损失。我国粮食加工环节存在过度加工、加工初级产品多、精深加工产品少等问题,粮油出品率低、副产物综合利用不足,粮食资源浪费严重。随着消费需求升级,人们走出过度追求精米白面饮食误区,全谷物消费量明显增加。应积极引导粮食适度加工,发展全谷物产业,促进粮食资源高效利用;推动粮食初加工向精深加工升级,利用米糠、麸皮、胚芽等粮食加工副产物加工生物燃料乙醇、米糠油、膳食纤维、胚芽油等,提高粮食加工副产物利用率。深入推动饲料粮减量替代,充分挖掘利用杂粮、杂粕、粮食加工副产物等替代资源,缓解玉米产需紧平衡和大豆对外依存度高的问题。(金观平)
  
  
[林业] 湖北竹山九华山林场:森林+生态
[旅游] 在绵阳感受文旅+百业融合生态
[农业] 量质并重加强耕地保护
[旅游] 以文旅高质量发展赋能现代化建设
[旅游] 银发族旅游既重品质也追潮流
[旅游] 银发族旅游既重品质也追潮流
[农业] 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
[旅游] 多地工业游出圈
江西抚州绿水青山变幸福靠山
这片绿,不只是底色更是生活
守护绿水青山 绘就生态画卷
江西抚州探索两山转化路径 产值
践行两山理念修复生态的铜陵经验
部分城市机械车位长期闲置沦为摆
坑老陷阱花样百出 如何守好老人
四川多地蹚出秸秆五化利用新路子
加快引导退役光伏组件绿色高效回
未开发山区垃圾遍地 不能只靠志
漫步休闲街区 感受城市新变
创造乡村优质生活空间
文明之风 如何赋美乡土中国
着力建设绿色低碳的美丽城市
加快全面绿色转型 建设美丽中国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