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源节约

 
以旧换新拆机后强行压价 有违市场伦理
加入时间:2025-03-16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  
 
  近日有消费者向媒体投诉,在某电商平台参加以旧换新购手机活动,回收平台先给了一个比较高的价格做了抵扣,但等用户用上新手机,旧手机也被拆检测后,平台以“旧机实际回收价低于新机下单时抵扣”为由,让消费者补充差价,且强制扣费,让消费者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回看整个过程,平台的操作手法有故意挖坑欺瞒消费者的嫌疑。按照正常流程,平台可以先回收手机,给出准确估价,再由消费者决定是否参加以旧换新活动。现在的做法,等于是先以高估价吸引消费者购买新机,再来强制向消费者索要差价。且不说平台可能故意给消费者的旧手机压价,即便是后续估价合理,也等于是让消费者在不知情的状况下先买单,有违基本的市场伦理。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经营者应当向消费者提供真实、全面的商品或服务信息,不得作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宣传。现在平台的做法,显然也违背了法律给出的底线原则。平台给出估价时,没有给消费者做出醒目的提醒,告知这个估价不等于最终价值,有可能需要补差价;而且,平台也没有提供完整的拆机视频,无法保证估价的“透明公正”。对一般消费者来说,根本无法搞清楚,平台有没有在拆机之后做什么手脚,导致手机出现人为贬值。
  
  以诱导手段进行的“强买强卖”,不但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也会对平台的信誉造成致命冲击。以旧换新通过优惠激发消费潜力,对商家和平台本都是利好。如果因为操作不规范或者短视的利益考量,有损消费者体验,扼杀消费需求,对平台来说也是得不偿失。
  
  具体到手机领域,以旧换新本也是优化资源利用的积极尝试。根据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的估算,手机废弃后,约54.2%被消费者闲置留存,只有约5%能够进入专业的废旧手机回收平台和以旧换新渠道。相信广大消费者都有切身体验,手机很少用坏了才会去换,而换掉的旧手机放在家里,又形同鸡肋。如果能通过透明公正的以旧换新渠道折回一点价值,实在是多赢的好事。
  
  就此而言,要真正打通以旧换新的堵点,加强回收环节的程序规范不容迟疑。平台哪怕为了自身的发展考量,也应该对现有流程进行优化,不只是“消费提醒”层面的小修小补,而是要真正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拿出更透明公正的方案。比如和一些线下门店合作,让消费者能够及时准确地掌握旧手机估价,通过合理的回收流程和定价机制,解除消费者的后顾之忧。
  
  平台之外,市场监管部门也应共同努力,畅通举报和维权渠道,及时响应消费者的诉求,加大对平台等市场主体违规行为的查处。随着电子消费品市场的成熟,以旧换新活动有望成为推动绿色消费和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每一个市场交易环节的规范,离不开对消费者权益的切实保障。(守一)
  
  
[林业] 广东以森林文化绘就生态文明新图
[旅游] 全球圈粉 南京入境游吸力十足
[工业] 中国制造企业加快绿色发展步伐
[旅游] 广西积极推动林业生态旅游和森林
[旅游] 四川持续拓展文旅融合路径
[旅游] 非遗+旅游:超越打卡的创新之道
[工业] 智能生态驱动转型升级
[林业] 甘肃正宁:造林护绿富农家
甘肃山丹改出绿水青山新生机
森林可持续经营绘就两山转化重庆
内蒙古:绘就绿色发展画卷守护北
福建森林提质四大举措打造百姓幸
江西抚州绿水青山变幸福靠山
北京市属公园绿化废弃物循环利用
多地持续推进住房以旧换新工作
财米油盐:秸秆变黄金 空气变馒
让废旧动力电池变身城市矿产
旧衣回收为何变套路回收
农业农村部部署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
各地将全面推进城市管理进社区
从南京看到城市如何实现更好发展
千年古都如何更有国际范儿
告别拎马桶 人民城市有高度更有温度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