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态科技

 
支持科技小院扎根农村助农惠农
加入时间:2025-04-20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王玉斌
 
  继2024年首次提出推广科技小院模式后,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支持科技小院扎根农村助农惠农。科技小院是扎根于农业生产一线,集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和人才培养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通过师生驻地研究,将科研、教学和实践紧密结合,以科技创新带动乡村创业,把高质量论文写在乡村大地上,以科技成果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科技小院一头连着高等学府,一头连着田间地头,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动力。研究生培养模式由科研学术转向实际问题发掘,全面提升了培养质量,师生常驻为农民提供零距离、零门槛、零时差、零费用“四零”科技服务的同时,有利于将传统农民和“土秀才”培养成新时代乡村人才。针对产业发展难点,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培育提升了产品科技含量和产业竞争力,基地示范引导农户走上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专家资源助力农产品品牌打造。科技小院的师生通过培训、科普等方式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和先进理念,挖掘乡村文化资源、加强平台建设,助力农民丰富乡村文化生活、提高科学文化素养,筑牢乡村文化教育阵地。推广绿色技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在开展科技服务过程中引导农民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环保意识。通过校地合作谋划部署农村党建与干部培训、人才培养等工作,发挥科技小院党支部在乡村振兴一线的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
  
  2009年以来,科技小院蓬勃发展。《全国科技小院发展报告(2024)》显示,目前已建成科技小院1800多个,157个研究生培养单位参与其中,参与专家2700余名、入驻研究生1万余名,遍布31个省(区、市)。科技小院发展模式日益成熟,形成高校—科研院所—学生—农资企业—农业生产合作社—农户多元合作平台和多类型合作范式,探索出高校与农村深度融合、科技与产业紧密结合、“输血”与“造血”协同推进的新路。每年1万多名研究生和2000多名专家在小院开展科研实践,针对农业生产技术瓶颈开展研究,推广先进农业技术,推动当地现代农业发展。同时,与大型企业合作帮助农民实现由“种得好”到“卖得好”,通过专题讲座、现场示范等形式提升农民生产能力,培养本地“土秀才”“田专家”,为乡村留下一支带不走的科技队伍。
  
  还要看到,科技小院当前仍处于数量快速扩张的初级发展阶段,发展过程中尚面临一些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一是发展不平衡。由于重视程度不同,有些地区下大力气整合资源促进科技小院数量增长和质效提升,而有些地区相对滞后,较大规模、较高水平的科技小院占比还不高。二是管理机制不健全。相关部门协同开展工作的机制不够顺畅,科技小院在不同系统间的规范管理和标准统计尚未理顺。三是经费保障不足。科技小院数量快速增加、规模持续扩大,服务能力大幅提高,原有经费渠道难以形成有效支撑,经费来源不稳和资源保障不足影响科技小院的高效运转、协同创新和优化升级。四是数据标准化程度低。全国科技小院联盟搭建了信息化平台,但是使用率还不够高,各自信息相对独立,底层数据没有统一标准,阻碍数据信息在各环节之间和整体系统内的高效衔接。
  
  我国正处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要阶段,需要一大批素质高、能力强的乡村振兴人才。从1.0版参与式科技创新服务模式,到2.0版全产业链赋能模式,再到3.0版多功能集成助推乡村振兴模式,目前科技小院正迈向通过集群引领生态产业化与产业生态化协同创新的4.0版。为更好发挥科技小院的机制优势,培育更多农业实用人才,需增强顶层设计引领,加强源头规范治理,从创建前期辅导、运行内部管理、推进信息公开等方面逐步规范,进一步激发内生动力,提升质量效益。聚焦当地产业“卡脖子”难题,开展农业科技核心技术攻关,注重将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导入地方现代农业发展,推动农业生产现代化。科技小院输出已有成功范例,未来要在农业国际合作方面有更大作为,在输出科技小院“中国标准”和“中国方案”中提升我国农业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作者: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联盟智库负责人)
  
  
[林业] 内蒙古各地有序推进解决草原过牧
[林业] 青海省林草局评选出10个最美自
[林业] 甘肃高台修复退化林提升森林资源
[旅游] 新疆旅游亮眼成绩单的背后
[农业] 一个村庄的生态逆袭与共富密码
[农业] 建设运转高效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旅游] 中国购成外国游客打卡新方式
[工业] 让民企吃下敢闯敢试定心丸
云南龙陵:林下经济激活绿水青山
解锁青山绿水间的共富密码
茶山上 一场生态变革悄然展开
让绿水青山生金淌银
四川在绿水青山间奏响“两山”转
2元吃席 40年不变的乡村文明
五一假期黄金消费升温 以旧换新
“以旧换新”激发消费市场新活力
宁波消保委警示谷子经济消费风险
闲置手机这样处理
新规施行后 如何更好满足群众宜居需求
天津:大城三管提升城市气质
广西公布未来3年美丽广西建设的计划表
期待城市在更新中焕发新活力
将产业转型嵌入城中村改造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