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论坛

 
用科技赋能文旅融合发展
加入时间:2025-04-2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周海涛
 
  近年来,全国各地积极创新实践,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以科技赋能文旅深度融合,在促进经济发展、服务美好生活、传承优秀文化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加快科技创新、促进业态融合、补齐要素短板、坚持绿色发展等路径,既是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的重要支撑。
  
  科技有助于深挖文化富矿,激活传统文化新活力。第一,数字技术为人们获得传统文化知识和体验提供了便利,将相对复杂的内容转化为基于感官体验的图像符号,降低了文化认知和普及的门槛。第二,媒介技术的发展让信息传播突破了物理空间限制,实现文旅传播从单向输出到多向互动、从静态展示到动态体验、从主体创作到主客共创的新变化,促进文旅业态丰富和内容传播。第三,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等技术构建沉浸式传播场景,通过动作捕捉等技术,让文化记忆从“眼睛看”到“身体记”,真正在沉浸式体验中拉近游客与传统文化的心理距离。
  
  数字时代,文化资源的再生产有了更多可能。不少河南文旅的文创产品,就是文化资源通过数字技术进行创意转化实现价值增值的例证。文化资源、文化精神、文化符号通过文创产品融入生活,在创新文化传承方式的同时,让传统文化的商业价值得到挖掘。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得社交媒体的社会动员力越发强大,带动休闲游、乡村游、工业游等新旅游业态发展演进。社交媒体的分享属性,让游客的私人记忆转化为公共话题,将文化体验嵌入日常生活场景,通过线上引流、线下体验的模式创新,进一步重构了生活、旅行、社交的边界。
  
  因此,文旅事业的发展可以聚焦科技赋能,让数智技术成为文旅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突破传统产业边界,利用科技在新产品、新场景、新体验、新表达等方面下功夫,已经成为各地文旅融合探索实践中的重要环节。例如,开封“飞越清明上河图”与武汉“夜上黄鹤楼”项目,通过激光投影技术构建视觉空间,实现物理空间、文化符号和情感体验的融合。数字技术还可以助力提供更好的文旅服务,敦煌ar(增强现实)眼镜导览以增强现实技术突破文物解说的单一文本限制,使壁画故事从平面符号转化为可知可感的立体图像;湖南博物馆用ai(人工智能)还原“辛追夫人”,将考古研究转化为可交互的场景,实现文化传播从“单向灌输”到“具身参与”的升级。
  
  未来,我们应当持续利用数字技术服务场景创新,加快推动文旅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文旅融合新风貌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作者:中共河南省委党校科技文化教研部主任、教授)
  
  
[林业] 内蒙古各地有序推进解决草原过牧
[林业] 青海省林草局评选出10个最美自
[林业] 甘肃高台修复退化林提升森林资源
[旅游] 新疆旅游亮眼成绩单的背后
[农业] 一个村庄的生态逆袭与共富密码
[农业] 建设运转高效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旅游] 中国购成外国游客打卡新方式
[工业] 让民企吃下敢闯敢试定心丸
云南龙陵:林下经济激活绿水青山
解锁青山绿水间的共富密码
茶山上 一场生态变革悄然展开
让绿水青山生金淌银
四川在绿水青山间奏响“两山”转
2元吃席 40年不变的乡村文明
五一假期黄金消费升温 以旧换新
“以旧换新”激发消费市场新活力
宁波消保委警示谷子经济消费风险
闲置手机这样处理
新规施行后 如何更好满足群众宜居需求
天津:大城三管提升城市气质
广西公布未来3年美丽广西建设的计划表
期待城市在更新中焕发新活力
将产业转型嵌入城中村改造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