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绿色GDP > 林业

 
连云港构建多维立体的候鸟保护体系
加入时间:2025-04-25  来源:中国环境app  
 

  春暖花开,许多候鸟由渡冬地北返回到繁殖地。
  
  江苏省连云港市,地处东亚—澳大利西亚国际候鸟迁徙通道上,是候鸟迁徙环节中的关键生态驿站。近年来,连云港通过以候鸟栖息地保护为核心、构建起多维立体的候鸟保护体系,让这里真正成为候鸟的“安全驿站”与“温暖家园”。

  连云港湿地资源丰富,构建起以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湿地保护小区、候鸟迁徙通道为主的保护网络体系,现有森林公园6处,湿地公园及湿地保护小区63处,省级陆生野生动物集中分布区2处,省级候鸟迁徙通道(第一批)1处,国家重要候鸟栖息地2处。
  
  在坐拥“先天优势”之余,连云港还充分借助法治力量,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立好规矩”。早在2018年,连云港市就出台了国内首部保护滨海湿地的地方性法规《连云港市滨海湿地保护条例》,通过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江苏省野生动物保护条例》形成制度合力,从湿地用途管制、生物多样性保护到违法行为惩处织密法治保护网。
  
  此外,连云港还通过污染清理、地形修复、岸线维护、河湖水系连通等“微创手术”对集中连片、破碎化严重、功能退化的滨海湿地进行修复和综合整治逐步恢复滨海湿地生态功能。目前,连云港在临洪河口湿地建立了市级野生动物管护站点1个,在绣针河口、青口河口等候鸟迁飞关键点,安装智能物联网摄像头6个,利用视联网技术和野生动物识别系统,构建鸟类栖息地远程监测网络;结合大数据、ai智能监测等手段,利用无人机巡航、电子监控共同织就200平方公里巡护网络。借助科技的力量,让破坏鸟类及其栖息地的违法活动无所遁形。
  
  如今,连云港已初步形成多维立体的候鸟保护体系,并以“候鸟迁飞通道保护修复行动”为契机,努力构建科学规范的候鸟及其栖息地保护新格局。通过保护手段、法制建设与生态修复并举,濒危鸟类重现连云港,令人振奋。根据观测数据显示:自2021年实施候鸟栖息地修复以来,滨海湿地新增9种珍稀濒危鸟类包括丹顶鹤、东方白鹳、白鹤等国家ⅰ级保护鸟类,以及白琵鹭、灰鹤等国家ⅱ级保护鸟类。其中,东方白鹳单次记录种群数量由2021年的56只增加到800多只。(刘浩 丛日杰 袁晓)
  
  

[旅游] 小城故事多:让更多宝藏小城焕发
[农业] 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林业] 哈尔滨:以林为基兴产业以食为媒
[林业] 四库联动盘活森林资源
[农业] 如何让畜禽养殖粪污还田符合土壤
[工业] 聚焦十五五规划建议 保持制造业
[林业] 多部门部署加快建设现代化国有林
[林业] 湖北发力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内蒙古:绘就绿色发展画卷守护北
福建森林提质四大举措打造百姓幸
江西抚州绿水青山变幸福靠山
这片绿,不只是底色更是生活
守护绿水青山 绘就生态画卷
让废旧动力电池变身城市矿产
从四本账说说消费和浪费
手机套餐不应升易降难
多地推进物流行业降本增效
单次或套餐 你会怎么选
福州市民共建共享口袋公园
一个独具特色的城市发展样本
发展银发经济 守护稳稳幸福
城市治理需要更多多管局局长
养老护理人才供给如何更好满足需求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