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刚开年,泸州鑫福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含泸州宏达有机化工厂,以下简称鑫福化工)的全厂区拆除行动正式启动。鑫福化工作为川南地区重要化工企业,位置紧邻长江,这场正在进行的“绿色拆除行动”对于消除长江重大环境风险隐患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绿色拆除行动”由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与四川尚阳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作为技术支撑单位,承担此次拆除过程的环境管家工作,通过采样监测、现场巡查、旁站、无人机航拍等技术手段,为拆除活动装上了“环境监控器”,确保污染防控措施精准落地,防止拆除活动产生二次污染。
据了解,泸州市龙马潭区人民政府和泸州市生态环境局于去年11月率先引入环境监理机制,通过全流程土壤污染防控和全链条风险管控,确保工业企业实现“生态退场”。
鑫福化工的“绿色拆除行动”,正是泸州市治土有方的一个缩影。作为全国13个“十四五”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区之一,泸州市坚持目标导向、综合施策,不断开出治土“良方”。
“对属于土壤重点监管单位的行业企业,我们指导企业在建设项目环评审批过程中,落实土壤与地下水背景值监测,并将其作为项目用地归还依据。”泸州市生态环境局土壤环境科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工艺流程、各功能区域涉及的有毒有害物质,确定重点场所,我们提出建设时期的重点防渗和一般防渗要求,充分发挥环评源头准入把关的作用。
在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区建设的实践中,泸州市始终聚焦重点、风险点精准发力,全面梳理重点监管单位土壤和地下水自行监测、隐患排查成果,建立重点监管单位土壤—地下水污染“源—径—汇”一张表,基于重点监管单位与周边受污染耕地空间位置、污染物含量、污染成因关系绘制“一张图”。
同时,重点企业自主投资超1.4亿元,实施绿色化提标改造,累计防渗改造4000平方米、管网架空近1000米、新建污水管网4200米、新建清下水管网3100米,降低了重点区域土壤污染风险。
下一步,泸州市将持续强化项目指导帮扶力度,形成良方治土全流程服务,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双赢,消除存量污染,防止新增污染。(记者 王小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