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增绿举措

 
悬崖造林队:在黄河生态脆弱区种下万亩绿荫
加入时间:2025-07-10  来源:新华社  
 
  正是护林关键期,活跃在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的“悬崖造林队”最近特别忙。
  
  黄河西岸,一处斜坡近百米高,坡度近50度,土质松软,人踩上去有些站不稳。队员郝雷拎起锄头,小心翼翼地下到斜坡中间地带,给一棵棵长势苍翠的白皮松掏土、堆坑。另一边,同伴们接好水管,拧开阀门,一股股清流“告别”停在坡顶的拉水车,沿着20多米的管道,渗进了树苗根部。“今年陕北雨少天旱,我们得多浇几次水,争取让每棵树都能活下来。”郝雷说。
  
  “悬崖造林队”成立于2012年,当时听说宜川县要攻克悬崖造林难题,原有的造林队队长王永红主动请缨。“从2004年开始,我们持续在宜川北部旱塬上种树,眼看黄河边的山都绿了,只有悬崖上还光秃秃的,很刺眼。”王永红说,作为宜川人,他的想法很简单,只要能让悬崖绿起来,让家乡更美一点,再困难也要干。
  
  36岁的郝雷入队已超过10年,目前是队里植树造林的骨干成员之一。记者上次见到他,还是在2023年的春季。“两年多来,我们‘悬崖造林队’在宜川又种了4000多亩林地,其中1000多亩在黄河西岸。”郝雷说。
  
  黄河沿岸很多悬崖直上直下,人即便上去也站不稳。跟着队长王永红,郝雷和队员们开始“吊绳种树”的造林探索。年轻的郝雷常常主动揽活,身背树苗,腰间拴绳,人被吊在悬崖间,面朝崖壁挥动锄头,刨坑种树。
  
  为了安全,队员们需用大锤在崖顶打下至少1.5米深的钢钎,将安全绳一头拴在钢钎上。郝雷指着黄河西岸一处垂直高度近两百米的悬崖说:“像那种地方,被吊着下去心里肯定有些害怕,但次数多了,大家也就习惯了。”
  
  宜川县地处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腹地,很多悬崖上土层稀薄,刨不出深坑,一米多高的树苗直接种下去,很难存活。在当地林业部门指导下,“悬崖造林队”探索出“垒坑客土造林法”。“没有土,我们背土上山,再从崖顶用绳子吊下去;没有坑,我们在悬崖上就地取材,把石块砸碎垒成石坑。”郝雷说。
  
  沿着宜川县黄河西岸走,“悬崖造林队”垒下的石坑随处可见,坑里的树苗满身碧绿。“想要成活率高,石坑必须足够大。”郝雷说,“坑越大,需要填的土就越多。种一棵树,平均要往悬崖下吊10袋面粉袋装的土。一旦崖顶上缺土,我们就一袋一袋从山下往上背。”
  
  靠着“吊威亚”,连续13年来,“悬崖造林队”在黄河西岸悬崖、陡坡等水土极易流失的生态脆弱区,累计种下了一万多亩林地。“他们综合运用多项抗旱技术,造林整体成活率在90%以上,有效提高了黄河沿岸生态脆弱区的可绿化面积。”宜川县林业局副局长袁国荣说。
  
  尖刺扎伤、蚊虫叮咬、山石磕碰……常年风餐露宿,队员们咬牙坚持,种树护林慢慢变成了他们的爱好。“小时候,黄河边的悬崖、陡坡上都光秃秃的,看着很荒凉。通过我们的努力,现在这里绿树成荫,心里美滋滋的。”“90后”队员刘延涛说。
  
  如今,队员王江红考取了无人机驾驶证,飞一次可以运送五六十棵树苗,大大提高了造林效率。“只要还有一寸荒山,我们就会一年一年种下去。”郝雷说,“不图别的,就是想让家乡的山更青、水更绿,想给子孙后代造点福。”(记者孙正好、姜辰蓉)
  
  
[农业] 守住生态和文化古村焕发新活力
[旅游] 让夜经济成为消费增长的持久动能
[旅游] 清凉经济撬动文旅消费新场景
[工业] 综合施策持续推进稀土废弃矿山生
[农业] 广西:人工智能+激活特色农业新
[林业] 退化草原年均缩减5000万亩
[农业] 用美的力量塑造乡村新图景
[旅游] 差异化是文旅产业健康发展关键
念好文旅经 乡村正振兴
“中国黄花之乡”:小小黄花如何
广州从化黄场村:黄皮打造乡村振
海南绘乡村振兴新图景:规划赋能
设施农业助农增收 五彩椒带来多
新疆试点城市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
海南将滚动推进零碳园区建设
废塑料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试产成
以旧换新势头不减 汽车销量腾飞
坚决防治纠正政务服务面子工程
中国道路中国梦:好房子怎么造
城市不仅要有高度 更要有温度
完整社区是什么 怎么建
让城市托举起更美好的生活
基本养老金≠个人养老金 这两笔钱要分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