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泸州多举措筑牢汛期环境安全 |
加入时间:2025-07-10 来源:中国环境app
|
|
|
当前,四川省已正式进入主汛期。为有效做好汛期环境安全保障工作,泸州市生态环境局以“汛”为令,迎“汛”而动,坚决贯彻落实省市防汛抗旱暨防灾减灾工作决策部署,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多措并举,切实织密汛期生态环境安全防护网,全力守护汛期环境安全。
强化风险排查,消除问题隐患。聚焦涉危涉重、垃圾填埋场、危险废物、环保设备设施、核与辐射等重点领域、重点企业开展“拉网式”隐患排查,重点检查企业环保设备设施运行、危险废物储存管理、核与辐射安全管理、环境风险防范措施落实等情况。建立问题台账,实行清单制动态管理,切实督促责任单位按时按要求整改到位,确保隐患问题整改闭环销号。
完善应急机制,提升处置能力。推进化工园区突发水污染事件环境应急“一园一策一图”编制,建立完善化工园区突发水污染事件环境应急三级防控体系,督促指导全市较大及以上环境风险企业编制环境应急“一书一单一卡”,理清重点岗位环境安全管理职责,提升突发环境事件处置能力。
强化联防联控,防汛应急协同。健全完善与重庆永川跨省流域上下游突发水污染事件联防联控机制。加强与气象、水利、应急等部门的信息共享,及时掌握极端天气、雨情、水情动态,针对重点时段提前印发风险提示函8次,发送风险提示信息,督促企业补充完善应急物资储备,确保一旦发生突发环境事件,能够快速反应、科学处置。
加强监测预警,实时掌握动态。加密对重点流域、饮用水水源地等区域的水质监测频次,利用在线监测、无人机巡查等科技手段,实现对环境质量的实时动态监控。建立监测数据日报制度,及时分析研判水质变化趋势,一旦发现水质异常,迅速启动应急响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污染扩散。
下一步,泸州市生态环境局将紧密结合“泸州市环保门诊”服务机制,持续强化汛期环境安全保障工作,密切关注雨情变化情况,压紧压实责任,抓实抓细当前强降雨防范应对,做好24小时应急值班值守,随时做好应急处置准备,打好防汛“主动仗”,筑牢环境“安全堤”。(记者 王小玲)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