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绿色GDP > 林业

 
退化草原年均缩减5000万亩
加入时间:2025-07-14  来源:光明日报  
 

       记者姚亚奇日前从全国草原保护发展改革试验区建设暨治理超载过牧现场会上了解到,“十四五”期间,我国草原生态质量显著提升,草原综合植被盖度稳定在50%以上,退化草原年均缩减5000万亩,年鲜草产量超过6亿吨,草原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呈现良好态势。

  “十四五”以来,草原改革发展持续深化,草原资源保护能力不断增强,全国共查处各类破坏草原案件近3万起,启动治理超载过牧专项行动,重点省区牲畜超载率逐步下降,草原初步实现了休养生息。草原修复治理明显加快,生态系统质量稳步提升,年均草原修复面积稳定在4000万亩以上,我国草原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约5万亿元。草种生产规模持续扩大,制定林草种苗发展规划,建设草种繁育基地60万亩,多年生生态草种供给能力达2.5万吨,草种供给不足问题得到有效缓解。草原政策和技术支撑体系不断完善,1600万户农牧民获得稳定的政策性收入,草业经营主体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农牧民在“三北”等生态工程中受益。

  据了解,目前我国草原保护修复形势依然严峻,中度以上退化草原占30%,局部超载过牧问题仍然存在,草原和草业发展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国草原面积居世界第一,草原扩绿提质空间大,草业发展前景好。“十五五”期间,我国草原工作将以扩大草原数量、提高草原质量、盘活草原存量为目标,坚持扩绿、护绿、兴绿并举,加强草原工作顶层设计,编制草原保护修复和草业发展规划,用林草覆盖率科学评价国土绿化成效;深入实施“三北”“双重”重大工程,加快三北地区和青藏高原草原修复治理,启动实施草原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多年生人工草地建设,积极发展现代草业;推进超载过牧治理,严厉打击毁林毁草行为,完善基本草原和要素保障制度,筑牢我国生态安全屏障。(本报记者 姚亚奇)


 

[农业] 守住生态和文化古村焕发新活力
[旅游] 让夜经济成为消费增长的持久动能
[旅游] 清凉经济撬动文旅消费新场景
[工业] 综合施策持续推进稀土废弃矿山生
[农业] 广西:人工智能+激活特色农业新
[林业] 退化草原年均缩减5000万亩
[农业] 用美的力量塑造乡村新图景
[旅游] 差异化是文旅产业健康发展关键
念好文旅经 乡村正振兴
“中国黄花之乡”:小小黄花如何
广州从化黄场村:黄皮打造乡村振
海南绘乡村振兴新图景:规划赋能
设施农业助农增收 五彩椒带来多
新疆试点城市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
海南将滚动推进零碳园区建设
废塑料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试产成
以旧换新势头不减 汽车销量腾飞
坚决防治纠正政务服务面子工程
完整社区是什么 怎么建
让城市托举起更美好的生活
基本养老金≠个人养老金 这两笔钱要分
构建人民城市新格局:城市高质量发展稳
以无废城市建设推动美丽城市建设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