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态科技

 
用现代科技助力绿肥沤制
加入时间:2025-07-17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陈利
 
  笔者近日在江苏省新沂市棋盘镇官沈村,看见一户人家在用传统方式沤制绿肥。苏北农村的沤制绿肥曾在当地农业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其核心做法是在农闲时,利用杂草、秸秆、豆叶、绿萍等绿色植物,混合人畜粪便、河泥或塘泥,堆放在挖好的土坑或水泥池中,分层压实后浇水密封,利用微生物发酵分解有机物。整个过程要持续1个月—3个月,期间通过翻堆调节湿度和透气性,最终将腐烂的混合物转化为富含氮、磷、钾的有机肥。
  
  这种方式具有多种优势。一是原料丰富且成本低,充分利用农业废弃物;二是改良土壤,增加苏北地区常见黏性土壤的肥力和透气性;三是减轻化肥依赖,符合生态农业理念。
  
  不过,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普及,沤制绿肥因耗时费力、肥效释放较慢,已逐渐被化肥替代,但在部分注重生态种植的区域仍有保留,成为乡村农耕文化的一种记忆符号。笔者建议,可借助现代科技推动沤制绿肥。比如,打破传统绿肥就地沤制、就地施用的空间局限,开发小微智能微型沤肥桶,农户只需投入厨余菜叶、杂草,即可一键启动腐熟程序,产出的绿肥可直接用于房前屋后的菜园区和盆栽。在规模化种植基地或农场,建设自动化沤肥生产线,通过流水线完成原料分拣、粉碎、发酵、包装等环节,实现绿肥的工业化量产,满足大面积农田的需求。
  
  当古老的生态智慧与现代科技相融合,不仅可以带来生态效益、创造经济效益,还实现了文化传承,让子孙后代得以触摸和感受先辈们的智慧结晶。
[工业] 央企要加快向智慧型增长转变
[旅游] 考后经济热潮带来新机遇
[工业] 安徽多措并举推进县域特色产业集
[林业] 甘肃莲花山深化林长+n机制守护
[工业] 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发电量创历
[农业] 打造更加绿色的农业产业链
[农业] 发挥自身优势 促进乡村发展
[旅游] 入境游火热带动入境消费不断扩大
塞罕坝林场百万亩林海的两山转化
念好文旅经 乡村正振兴
“中国黄花之乡”:小小黄花如何
广州从化黄场村:黄皮打造乡村振
海南绘乡村振兴新图景:规划赋能
每年少用传统塑料袋约200亿只
绿色降温受青睐 热浪催生新刚需
从理念倡导到全民行动
袋中盒盒中袋 生鲜电商如何减塑
4s店维修保养让人不省心
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稳步推进
河北石家庄:城市更新与城市文明共建共
地铁设置纳凉区彰显城市包容与温度
微改造也能惠民生
中国道路中国梦:好房子怎么造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