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绿色GDP > 林业

 
伊春森工集团布局“森林+健康”产业链
加入时间:2025-08-01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这里的每一口呼吸都是甜的”
  
  ——伊春森工集团布局“森林+健康”产业链
  
  “这里的每一口呼吸都是甜的。”当阳光穿透红松林冠洒下斑驳光影,游客踏过松软苔藓,在森林里深呼吸发出感慨。这里是伊春森工集团上甘岭溪水国家森林公园,园内负氧离子实时监测大屏上显示着浓度每立方厘米2.25万个,远超世界卫生组织清新空气的标准。今年,溪水国家森林公园获评“中国首批国际森林浴基地”称号。
  
  溪水国家森林公园的资源禀赋只是伊春森工集团一个缩影。作为全国重点国有林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和木材战略储备基地,集团林地面积达306.9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3.56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高达88.53%,丰富的森林资源让伊春全域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超6000个,享有“天然氧吧”美誉。
  
  走进五营国家森林公园,17公里环园公路蜿蜒穿梭于1.41万公顷原始林海。漫步其间,松脂的清香与泥土的芬芳交织,令人沉醉。在汤旺河林海奇石景区,独特的地质奇观与茂密林海相映成趣。穿越景区,嶙峋怪石与幽深林海交织成画,负氧离子随呼吸驱散周身疲惫。正如游客在森林深处的真切感受:“每片松针都是芬多精的精灵,每次呼吸都充满疗愈力量。”
  
  研究证明,“森林浴”可使人体自然杀伤细胞活性提升50%,皮质醇水平下降20%,心率降低5%—8%,展现出明显的健康疗愈功效。如今,“森林浴”正通过科学引导游客进行“五感体验”:听潺潺溪水、触树皮纹理、闻松香沁脾、观林相层次、尝山珍品味,实现深度疗愈。
  
  在溪水国家森林公园的密林深处,一场关于森林疗愈效能的科学验证持续了420多天。东北林业大学科研团队通过对伊春森林释放的挥发性萜烯类等有机化合物监测分析,发现伊春的芬多精高达百余种,主要由萜烯类、酚类、酯类天然成分构成。其中,萜烯类芬多精总浓度达每立方米36000纳克,呈现显著的红松、落叶松森林芳香特征。
  
  “我们系统采集分析了公园植被群落、空气质量等核心数据,结果显示溪水国家森林公园在芬多精成分、空气质量、温湿度指数、噪声控制等关键指标上均表现优异。”参与研究的东北林业大学专家介绍。这种天然的“森林处方”,吸引着越来越多关注健康的人士前来体验。
  
  多年来,伊春森工集团在旗下各公司布局“森林+健康”产业链。“森林浴”体验、“九珍十八品”森林大厨房、森林生态民宿等项目不断涌现。

特色民宿体验

  在溪水林场,“养顺农家院”的招牌格外醒目。这家由退休伐木工刘养顺经营的民宿,旺季时常客满爆棚,年收入超10万元。自2016年开办首家农家院起,林场已形成40余家民宿集群。星空泡泡屋、沐浴乡风等特色住宿单元,与毗邻的鹿溪牧场、萌宠乐园、“九珍十八品”森林大厨房联动,构建起高端康养民宿矩阵。
  
  在集团规划中,每一处民宿都是串联当地特色资源的纽带。乌马河西岭民宿地处最美乌带公路中心节点,与宝宇温泉度假区无缝衔接,为游客提供“温泉+森林”的双重体验。五营红松林海景区腹地,毗邻景区的“松乡山宿”在近2万平方米的生态空间内依林而建、伴景而生。
  
  森林康养等生态旅游新业态释放产业新活力。在伊春森工岐黄康养中心,森林避暑、生态美食、候鸟旅居三大特色康养项目吸引了全国游客前来体验“森系”养生之旅。在汤旺河林海奇石景区,全国首个5a级景区森林集装箱时尚街区正焕发着夏日的“多巴胺”活力,成为游客休闲打卡的新地标。
  
  如今,伊春森工集团将持续绘就森林生态康养新画卷,展示伊春森林康养的独特魅力。(潘思宇)
  
  

[林业] 四川推动用地用林用草联动审批
[林业] 湖北宜昌组建民间林长推进协同治
[林业] 青山为证 用心服务书写惠民篇章
[旅游] 扩大文旅消费要下绣花功夫
[林业] 福建出台森林“四库”联动试点区
[林业] 湖北武汉多措并举加强道路绿化养
[旅游] 别再把未开发景点推成网红景点了
[农业] 这里的牧民何以吃上旅游饭
北京用两山理念绘就绿色新画卷
两山合作社以制度创新解难题
雪域高原旅游热 家门口就业路子
塞罕坝林场百万亩林海的两山转化
念好文旅经 乡村正振兴
送新取旧让快递业绿色转型之路越
两部门联合发布制止餐饮浪费典型
反对过度包装 要破更要立
宁夏出台固废综合利用新政
不将88888号牌拍卖 是一种
蹭凉与托娃背后是城市治理考题
群众的金点子 是人民城市最足的底气
抓住城市文脉保护传承之要
以美丽乡村建设促进乡村生态振兴
深圳南山区让城市更轻声细语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