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增绿举措

 
河北“十四五”以来治理草原263万亩
加入时间:2025-08-04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从“盐碱白”到“生态绿”
  
  “十四五”以来,河北省持续推进草原生态保护修复,累计完成草原治理面积263万亩,有效遏制了草原退化趋势,草原生态系统稳定性显著提升。其中,察汗淖尔流域已完成治理29.15万亩,提前超额完成“十四五”27万亩的规划目标,实现从“盐碱白”到“生态绿”的生态蝶变。
  
  河北省草原总面积2845万亩,其中,天然草原面积为2829.67万亩,集中分布在中北部地区,张家口、承德、保定三地草原占全省草原总面积的84%。截至2023年年底,河北省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70.55%,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河北省将草原治理作为“三北”防护林工程攻坚战的核心内容,坚持“生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人工重点辅助”原则,以维护草原生态功能为核心,强化制度规划先行。先后制定印发《关于加强草原生态保护构筑生态安全屏障的意见》《关于推进草原生态保护修复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为草原保护建设提供政策支持。同时,《关于加强张家口承德地区草原生态建设和保护的决定》《张家口市禁牧条例》等法规的相继出台,为草原保护利用、生态改善和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构筑起法治保障。
  
  河北省坚持自然恢复与工程治理相结合,高标准实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和“双重”(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等国家重点项目,年均修复治理草原超50万亩。通过严格落实禁牧休牧、天然草原改良、沙化土地人工种草等措施,促进草原休养生息。同时,加大监管执法力度,严厉打击毁草开垦、乱采滥挖、非法占用草原等违法行为,并运用草原变化图斑判读与地面核查相结合的方式,确保草原资源安全。经过系统治理,“三北”防护林工程任务区草原植被快速恢复,首都“两区”(水源涵养功能区、生态环境支撑区)功能持续巩固,河北省草原生态质量和生态功能得到明显改善,为筑牢京津冀绿色生态屏障提供支撑。
  
  河北省积极推动科技创新与草产业发展。引进培育高蛋白牧草品种,推广免耕播种、平衡施肥等先进技术,在适宜地区合理发展人工饲草基地,探索建立了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企业、合作社紧密协作的“产学研、育繁推”一体化草种基地发展新模式。采取切根、补播、围栏封育等梯度化治理措施,推广人工种草、草地改良、绿色防控等实用技术,精准修复生态系统,丰富生物多样性。目前,牧草良种繁育面积达1.8万亩,年草种产量约200吨。(孙玉霞 王铁军 姜慧婕)
  
  
[林业] 吉林延边州深化林长制改革推动高
[农业] 荒滩果园变花海乐园
[林业] 林草经济生机盎然
[工业] 共享中国工业智能化转型机遇
[农业] 蓝田发展民宿产业带动乡村游转型
[工业] 如何破解工业固废处置难题
[旅游] 景区限时拍照 优化体验的办法再
[旅游] 伊春森工凉资源释放旅游热效应
黔东南州深做山水文章 探索民族
辽宁绿水青山底色更亮 金山银山
余村点绿成金 小山村惊艳世界
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
让绿色成为浙江发展最动人的色彩
遏制餐桌上的浪费 从拒绝剩宴开
新国标来了 旧标准车还能买吗
多地调整地块规划盘活闲置存量土
中国如何将大型赛事打造成绿色低
旧家具没人收没地扔 回收难题如
锚定总目标 美丽新疆建设展现新气象
城市更新如何做好后半篇文章
生态环境部:积极推进美丽城市建设
改善人居环境 各地因地制宜开展城市更
金观平:着力建设便捷高效的智慧城市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