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绿色GDP > 农业

 
立体农旅激活沉寂小山村
加入时间:2025-08-10  来源:农民日报  
 
  仙女湖畔,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大幕乡井头村的“云栖田园”里,夏黑葡萄沉甸甸挂满枝头,翠冠梨圆溜溜压弯枝条。20亩竹林下,散养的土鸡追逐觅食;6顶露营帐篷旁,游客围炉煮茶的欢笑声与果香交织漫延。这片被命名为“云栖田园”的400亩综合体,几年前还是一片杂草丛生的抛荒地。
  
  站在四门楼水库边(又名仙女湖)的山坡上俯瞰,井头村的蜕变一目了然:近处共享菜园的甜玉米、苕叶尖青翠欲滴;山坡上黄桃、果冻橙缀满枝头;湖畔露营基地的帐篷如珍珠散落绿毯。而数年前,全村七成土地撂荒,劳动力外流导致村庄日渐“空心化”。“乡村振兴,首先要找到产业突破口。”井头村党总支书记王宏江回忆。在乡政府支持下,他带领村干部奔赴浙江临海、临安等地取经,并选派种植能手赴湖北随县参加为期15天的果树技术培训。思路在考察中豁然开朗:毗邻仙女湖的生态资源,正是井头村最大的财富。村集体果断流转湖边400余亩抛荒土地,以“地上-林间-湖中-山上”四维空间布局,构建立体农业生态系统——山坡种果树、旱地建菜园、林下养禽畜、湖畔兴旅游。一条拓宽至5.5米的村道,打通了发展的“任督二脉”。
  
  产业设计充满巧思:黄桃、翠冠梨、果冻橙构成四季采摘链;油菜与金丝皇菊轮作形成“春赏油菜秋观菊”的景观带;竹林下散养的数千只鸡鸭,其排泄物转化为果园有机肥,实现生态循环。今年5月,村里将整片综合体承租给个人运营。试营业一个月便迎来客流高峰,亲子家庭成为主力军。“留住孩子就能留住大人。”承租人指着规划图介绍,18亩采摘区将间种草莓与早熟西瓜,竹林开辟抓鸡体验区,6栋“云栖客栈”正在升级民宿体验。70亩共享菜园吸引市民认领地块,体验农耕乐趣。经济效益已然显现:年租金15万元已到账,加上光伏发电收入13万元,今年村集体收入预计突破30万元。更可贵的是“土地流转+就业帮扶”模式,让周边农户年均增收8000元。村民黄继桥算起增收账:“流转2亩多地收租金,到基地做工60多天赚超1万元,村里还给交养老保险。”在“党支部+合作社+村民”模式推动下,土地租金、务工薪金、分红股金让村民腰包日渐充盈。
  
  云栖田园的兴起,也点燃了在外能人的桑梓情怀。企业家周科等5人联合捐赠价值14万元洒水车;家具商黄绍宏送来实木茶桌;建筑商周州捐献15吨景观石。这些饱含乡情的捐赠,化作人居环境整治的利器与旅游设施升级的基石。
  
  井头村的探索,是咸安区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切片。该区2025年首批投入3136万元衔接资金,规划149个振兴项目,其中产业发展类占37项。此刻,云栖田园的产业链仍在延伸:冷库与风干房将实现农产品加工增值;垂钓项目与水上乐园延长游客停留时间;研学课程开发深化农旅融合内涵。
  
  行走在如今的井头村,山上林果飘香,湖中游船轻荡,林下鸡鸭成群。土地不再是单一的生产资料,而成为融合生态、经济、文化的立体空间。“这里不仅要成为村民的‘幸福栖居地’,更要变成市民寻找诗和远方的目的地。”王宏江的愿景正在实现。(胡剑芳 农民日记者李丽)
  
  
[林业] 吉林延边州深化林长制改革推动高
[农业] 荒滩果园变花海乐园
[林业] 林草经济生机盎然
[工业] 共享中国工业智能化转型机遇
[农业] 蓝田发展民宿产业带动乡村游转型
[工业] 如何破解工业固废处置难题
[旅游] 景区限时拍照 优化体验的办法再
[旅游] 伊春森工凉资源释放旅游热效应
黔东南州深做山水文章 探索民族
辽宁绿水青山底色更亮 金山银山
余村点绿成金 小山村惊艳世界
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
让绿色成为浙江发展最动人的色彩
遏制餐桌上的浪费 从拒绝剩宴开
新国标来了 旧标准车还能买吗
多地调整地块规划盘活闲置存量土
中国如何将大型赛事打造成绿色低
旧家具没人收没地扔 回收难题如
锚定总目标 美丽新疆建设展现新气象
城市更新如何做好后半篇文章
生态环境部:积极推进美丽城市建设
改善人居环境 各地因地制宜开展城市更
金观平:着力建设便捷高效的智慧城市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