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地方故事

 
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
加入时间:2025-08-18  来源:新华社  
 
  浙江安吉余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地。
  
  多年前,因过度采矿,这里的山变成“秃头光”,水成了“酱油汤”,老百姓鼓了腰包却难获幸福。正是在“两山”理念指引下,村民从“卖石头”赚钱变为“卖风景”致富。好环境成了乡亲们的“聚宝盆”。
  
  余村之变,是一扇窗口,照见“两山”理念提出20年来广袤城乡的绿色蜕变;更是一把标尺,标注出这一科学理念自提出之日起就从未改变的民生刻度。
  
  赚得“金山银山”是为了百姓,守住“绿水青山”同样是为了百姓。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201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就鲜明指出生态环境保护之于民生的重大意义。
  
  那次考察后不久,在主持召开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时,习近平总书记一番话发人深省:“我们一定要取舍,到底要什么?从老百姓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出发,生态环境非常重要;从改善民生的着力点看,也是这点最重要。”
  
  一段时间里,中国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也积累了大量生态环境问题。老百姓从“盼温饱”变为“盼环保”、从“求生存”改为“求生态”。
  
  党的十八大后,在同中外记者见面时,习近平总书记将“更优美的环境”作为回应人民生活期盼的重要内容。正是在党的十八大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人靠自然界生活。干净的水、清新的空气、安全的食品、优美的环境,攸关每个人每一天的生活品质。
  
  在陕北度过7年知青岁月,习近平同志对此有深切感受——
  
  插队路上,黄土滚滚、铺天盖地,人人成“土人”;山上植被稀疏,砍柴得爬崖壁、进深沟,还有知青因此摔伤;山上的地越种越薄,一年辛苦难得温饱……
  
  40多年后,在给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的学生代表回信时,习近平总书记回忆起那段老百姓因生态破坏而陷于贫困的日子非常感慨,“我从那时起就认识到,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理念一以贯之,情怀一如既往。
  
  党的十八大以来,“环境就是民生”成为响亮宣示,“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成为工作准则。
  
  山东日照北部海岸多年前曾满目荒芜,经过生态修复、建设阳光海岸绿道,成了市民游客运动休闲好去处。
  
  202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阳光海岸绿道考察,称赞绿道建设“应市民所需,是得民心之事”,强调“生态环境好,老百姓就多了一份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一地蝶变,全局缩影。
  
  新时代以来,从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到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还给老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再到多措并举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
  
  我们党重点聚焦的始终是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关注谋求的始终是最普惠的生态产品。
  
  “绿水青山”不仅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更是老百姓创造“金山银山”的必要物质基础。
  
  同安区莲花镇军营村曾是厦门贫困村。20世纪80年代,因村民乱砍乱伐,山上成了一片片光秃秃的“癞痢头”。
  
  1986年,时任厦门市副市长习近平同志为军营村谋出多种茶、多种果,保持水土不流失的法子。时隔11年,习近平同志再到这里,提出“山下开发,山上‘戴帽’”的要求。
  
  沿着习近平同志指明的发展方向,村里坚持绿化造林。生态环境好了,特色农产品品质更优、不愁销路;村民们还开起农家乐,办起星空营地等,日子越过越红火。
  
  在河北正定滹沱河畔,当年习近平同志推动以林还林的荒滩成了乡亲们致富的宝滩;
  
  在浙江义乌李祖村,这个曾经脏、乱、差、穷的村子,受益于习近平同志部署的“千万工程”,发展为共同富裕的先行者。
  
  如今,亿万人民逐绿而行,也共享绿色发展的累累硕果。习近平总书记“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的要求,在大美中国不断得到生动实践。
  
  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无论何种财富,都应归于百姓、造福百姓。这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是共产党人为民宗旨的深刻彰显。(高蕾)
  
  
[林业] 吉林延边州深化林长制改革推动高
[农业] 荒滩果园变花海乐园
[林业] 林草经济生机盎然
[工业] 共享中国工业智能化转型机遇
[农业] 蓝田发展民宿产业带动乡村游转型
[工业] 如何破解工业固废处置难题
[旅游] 景区限时拍照 优化体验的办法再
[旅游] 伊春森工凉资源释放旅游热效应
黔东南州深做山水文章 探索民族
辽宁绿水青山底色更亮 金山银山
余村点绿成金 小山村惊艳世界
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
让绿色成为浙江发展最动人的色彩
遏制餐桌上的浪费 从拒绝剩宴开
新国标来了 旧标准车还能买吗
多地调整地块规划盘活闲置存量土
中国如何将大型赛事打造成绿色低
旧家具没人收没地扔 回收难题如
锚定总目标 美丽新疆建设展现新气象
城市更新如何做好后半篇文章
生态环境部:积极推进美丽城市建设
改善人居环境 各地因地制宜开展城市更
金观平:着力建设便捷高效的智慧城市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