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态文明

 
持续改善环境质量 让蓝天碧水成为生活日常
加入时间:2025-08-21  来源:新华网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十四五”以来,各地全面准确落实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方针,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如今,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优美生态环境,正在成为人们生活的日常,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持续攻坚让蓝天常在
  
  提起钢铁厂,人们脑海中常浮现浓烟弥漫的景象。首钢股份公司迁安钢铁公司环境保护部部长杨荣力介绍,如今,走进他们的厂区,道路洁净、绿植葱郁,宛如置身一座现代化的生态园区。
  
  这家钢铁企业通过打好源头严防、过程严管、末端严治的“组合拳”,实现全流程超低排放。实实在在的治理效果,也提升了周边群众的生活质量。
  
  空气质量是污染防治攻坚战最直接、最普惠的颜值指标。“十四五”以来,蓝天保卫战的决心不移、方向不变、力度不减,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稳中向好。2024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浓度降到29.3微克/立方米,全国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7.2%。
  
  蓝天不是等来的,而是拼出来的。
  
  近年来,生态环境部推动落实《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指导各省区市落实落细大气质量改善的路线图、时间表和任务书。持续深化重点领域行业治理减排,到去年底,散煤治理累计达4100万户,累计完成8.93亿吨粗钢产能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或重点工程改造,占全国粗钢总产能约80%;组织排查挥发性有机物重点企业,推动问题整改。积极推动“公转铁、公转水”,淘汰高排放车,开展机动车排放检验领域第三方机构专项排查整治行动,有效打击弄虚作假。
  
  重污染天是人民群众的“心肺之患”。生态环境部门全面加强重污染天气应对和区域联防联控,开展重点区域空气质量改善监督帮扶。2024年,全国重污染天数比例为0.9%,北京市只有2天重污染。
  
  统筹治水让碧水长流
  
  浙江诸暨被称为“中国珍珠之都”。走在诸暨山下湖镇的生态蚌养殖基地,一颗颗载有珠蚌的白色圆球,铺在澄净的湖面上。这种新的养殖方式通过管网将藻类“精准投喂”至河蚌体内,避免向水体直接投肥造成污染。
  
  珍珠养殖产业打破养殖污染的困境,全产业链抓住机遇、逆势而进。“珍珠养殖业绿色转型,以前看是压力,现在看是机会。”浙江清湖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郭伟锋坦言,绿色技术让河蚌养殖密度远超以往,显著提升了企业效益。
  
  保护江河湖泊,事关人民群众福祉。“十四五”以来,各地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持续推进碧水保卫战。
  
  截至2024年底,各地累计排查出入河排污口33万余个、入海排污口5.7万个,七大流域和重点海湾排污口整治完成率分别达到90%和84%,推动解决了一批污水直排、乱排问题。
  
  持续推进水生态保护修复。全国七大流域开展了水生态状况监测调查,以长江流域为重点开展水生态考核试点,构建以水生态系统健康为核心的指标体系,引导地方加大保护修复力度。
  
  持续加强生态用水保障。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出台,明确重点河湖生态流量保障目标,强化流域生态环境统一监管,推动解决河流断流干涸、湖泊湿地萎缩等突出问题。
  
  2024年,全国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提高到90.4%,首次超过90%,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下降至0.6%,长江干流连续5年、黄河干流连续3年全线水质稳定保持ⅱ类。
  
  多措并举护一方净土
  
  在重庆三峰百果园环保发电有限公司,人工智能辅助控制的巨型“手臂”有条不紊地将生活垃圾送入焚烧炉,实现垃圾自动均匀进料。这个工厂每天可处理生活垃圾4500吨,相当于重庆中心城区每天产生生活垃圾的40%。
  
  这是重庆提质建设全域“无废城市”、推进净土保卫战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为保障人民群众吃得放心、住得安心,生态环境部门启动实施土壤污染源头防控行动计划,制定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分阶段建设目标。制定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溯源和整治计划。开展建设用地地块遥感核查,实现土壤超标地块和存在污染风险地块全覆盖。同时,开展典型大宗工业固废堆存场所排查,高标准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推动各地提升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提升建筑垃圾消纳能力、资源化利用能力。
  
  目前,全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2%,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十四五”新增完成8.6万余个行政村环境整治,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45%以上。
  
  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持续加强,全国“113+8”个城市、20个省份和京津冀、长三角、川渝等地区全面开展“无废城市”建设,危险废物监管和利用处置能力持续提升。
  
  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裴晓菲介绍,近期,多部门联合启动专项整治行动,遏制非法转移倾倒处置固体废物高发态势,同时还将聚焦重点地区全面深入排查整治重金属环境安全隐患,以有效防控重金属环境风险。(记者 高敬)
  
  
[林业] 吉林延边州深化林长制改革推动高
[农业] 荒滩果园变花海乐园
[林业] 林草经济生机盎然
[工业] 共享中国工业智能化转型机遇
[农业] 蓝田发展民宿产业带动乡村游转型
[工业] 如何破解工业固废处置难题
[旅游] 景区限时拍照 优化体验的办法再
[旅游] 伊春森工凉资源释放旅游热效应
黔东南州深做山水文章 探索民族
辽宁绿水青山底色更亮 金山银山
余村点绿成金 小山村惊艳世界
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
让绿色成为浙江发展最动人的色彩
遏制餐桌上的浪费 从拒绝剩宴开
新国标来了 旧标准车还能买吗
多地调整地块规划盘活闲置存量土
中国如何将大型赛事打造成绿色低
旧家具没人收没地扔 回收难题如
锚定总目标 美丽新疆建设展现新气象
城市更新如何做好后半篇文章
生态环境部:积极推进美丽城市建设
改善人居环境 各地因地制宜开展城市更
金观平:着力建设便捷高效的智慧城市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