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绿色GDP > 工业

 
共享中国工业智能化转型机遇
加入时间:2025-08-28  来源:经济日报  
 
  “中国凭借完备的产业体系、旺盛的创新活力和庞大的市场需求,在工业智能化转型中实现了快速发展。能够参与到中国蓬勃发展的新型工业转型进程中,我们感到非常振奋。”近日,aveva剑维软件首席商务官康思韵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总部位于英国剑桥的剑维软件是一家致力于全球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软件服务公司。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深入应用,越来越多工业企业开始探索工业大模型及工业智能体在制造场景中的落地应用。“与自动化技术相比,工业智能化为企业打开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康思韵表示,企业能够以更集成、更智能的方式挖掘和利用自身数据,提炼出有价值的行业洞察;同时,还可打破与合作伙伴、客户及供应商之间的数据壁垒,促进信息共享、加强协作,构建更高效的合作模式。
  
  中国已成为全球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的前沿阵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中国已建成智能工厂超过2100家,工业互联网平台连接设备超7900万台,数字化转型覆盖超过45%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一个以数据驱动、软件定义、平台支撑、服务增值为特征的新工业生态正在加速形成。
  
  康思韵表示,近年来,中国持续推出支持性政策,鼓励以科技创新驱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以工业智能体为抓手深化人工智能工业应用。当前,中国有关部门联合启动的2025年度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行动,将智能工厂的培育划分为基础级、先进级、卓越级和领航级4个梯度,通过分层培育,推动智能制造普及深化。
  
  “当然,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市场在转型过程中也面临诸多挑战,例如数据孤岛、数据碎片化、数据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亟需全产业链协同突破。”康思韵表示,对此,剑维软件的产品理念与中国市场的转型需求高度契合。公司已构建起覆盖数字孪生、人工智能、边缘计算、云计算的完整技术矩阵,确保解决方案和工具能够灵活部署并应用于客户实际场景。
  
  目前,剑维软件已与多家中国客户开展了丰富的智能转型实践。例如,与中国昆仑工程有限公司合作,基于本地化部署的大语言模型联合开发了e3dai助手原型,通过自然语言与语音驱动设计出图流程,为设计人员提供更便捷、高效和人性化的ai辅助功能。avevapisystem通过集成上海赛科工厂的工艺、设备、环保等数据,构建生产领域大数据平台,实现物联网数据的联网传输,助力上海赛科充分利用智能仪表、机器人、虚拟现实(vr)等技术,实现现场无人化与运营数字化管理。
  
  在这一过程中,剑维软件持续践行“在中国、为中国”的发展战略,成立了全球首个面向本地化需求的研发机构——中国智能创新中心,旨在满足中国国内工业发展升级过程中对数字生产力的迫切需求,研发更贴合国内市场需求的软件产品和功能。康思韵表示:“得益于中国政策支持和庞大市场,很多先进科技的研发和大规模应用,都有可能在中国率先实现。在这样一个创新力量蓬勃生长的市场建立创新中心,也将帮助我们加速技术研发应用。”
  
  据介绍,基于中国智能创新中心平台,剑维软件近期已在中国获得两项面向工程领域客户的专利,助力企业创新高效运用ai技术,大幅提升设计质量;还获得了首个对中国本土软件——麒麟软件的兼容性认证,使其产品深度融入中国的数字化产业生态。
  
  康思韵表示,展望未来,将坚定推进“在中国、为中国”战略,与合作伙伴持续深化协作,期待共享更多中国工业智能化转型机遇。
  
  
[林业] 吉林延边州深化林长制改革推动高
[农业] 荒滩果园变花海乐园
[林业] 林草经济生机盎然
[工业] 共享中国工业智能化转型机遇
[农业] 蓝田发展民宿产业带动乡村游转型
[工业] 如何破解工业固废处置难题
[旅游] 景区限时拍照 优化体验的办法再
[旅游] 伊春森工凉资源释放旅游热效应
黔东南州深做山水文章 探索民族
辽宁绿水青山底色更亮 金山银山
余村点绿成金 小山村惊艳世界
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
让绿色成为浙江发展最动人的色彩
遏制餐桌上的浪费 从拒绝剩宴开
新国标来了 旧标准车还能买吗
多地调整地块规划盘活闲置存量土
中国如何将大型赛事打造成绿色低
旧家具没人收没地扔 回收难题如
锚定总目标 美丽新疆建设展现新气象
城市更新如何做好后半篇文章
生态环境部:积极推进美丽城市建设
改善人居环境 各地因地制宜开展城市更
金观平:着力建设便捷高效的智慧城市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