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论坛

 
建好零碳园区是破解绿色壁垒的关键抓手
加入时间:2025-08-28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陈超凡
 
  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日前印发的《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提出,支持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建成一批零碳园区,并部署了8个方面重点任务。这一部署不仅是我国锚定“双碳”目标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应对国际各类“绿色壁垒”、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的关键抓手。
  
  绿色贸易正成为国际经贸新秩序的重要特征。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将于2026年正式实施,并拟扩展至下游制成品。我国是欧盟最大进口来源国,2024年欧盟自我国进口商品达5178亿欧元,占自非欧盟国家进口总额的21.3%。随着碳关税落地,我国钢铁、铝等原材料行业将首当其冲,若进一步覆盖下游产品,汽车、机械、家电等行业碳成本也将显著上升。此外,环境技术标准、绿色包装和标签要求、碳足迹等“绿色壁垒”持续趋严。面对这样的形势,我国零碳园区建设虽已起步,但在绿色贸易适应力上仍有短板,例如,碳排放统计核算监测体系不健全,能源与产业结构错位,绿电绿证等认证缺乏国际衔接与互认,绿色金融支撑不足等。基于此,应将零碳园区作为统筹能源转型、技术与制度创新、产业升级的关键载体,以可溯源能源供给、全流程碳足迹管理和低零碳技术应用为抓手,在出口导向型园区先行示范,主动对接绿色贸易规则,探索可复制推广的系统性方案,为我国出口产品赢得低碳“通行证”,在全球绿色贸易中塑造竞争新优势。
  
  健全碳排放数据统计核算标准体系,提升碳数据管理与应用水平。建立园区统一的能碳数据管理平台,覆盖碳排放采集、核算、验证、报告全流程,形成标准化、透明化机制,并推动与国际主流碳核算和报告规则兼容。依托区块链、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构建出口产品能耗与碳足迹可追溯系统,同时加强碳数据标准与绿色贸易标准的协同衔接,在碳足迹核算、绿色产品与服务分类及统计体系等方面加快制定统一规范,探索与国际贸易及通关平台对接,降低企业合规成本,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发挥链主企业的引领作用,推动龙头企业率先建立碳足迹核算和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带动上下游企业采集、披露与优化碳数据,塑造协同减排增效的产业链生态。强化碳数据在绿色金融、碳资产管理、低碳产品认证等领域的应用,探索基于碳数据的信用评价与交易机制,将园区企业的减排绩效转化为融资支持、碳资产交易、低碳溢价等市场化激励。
  
  建立国际互认的“绿色标签”体系,以零碳园区为试点,推动与主要贸易伙伴开展绿色认证合作。引入国际权威第三方认证机构进驻园区,提供绿色认证、碳足迹审核和合规服务。以绿电为核心,加快园区绿电消费标准与国际核算和认证体系对接,推动标准制定、认证衔接和核算应用等实质性合作。充分发挥中国绿证交易平台、绿证绿电服务中心的作用,结合企业出口的实际需求,提供个性化的绿电与绿证服务。推动园区龙头企业、国际采购商与物流服务商组建绿色供应链联盟,制定统一减排目标和认证标准,推动碳标签、绿电等绿色产品标准的国际协同与互认,提升我国在全球绿色贸易规则重构中的制度性影响力。
  
  促进能源结构与出口结构协同,加快建立绿色贸易金融支撑体系。探索“以绿制绿”模式,确保能源端与产品端的低碳属性。鼓励各地区立足产业基础与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契合国际绿色需求的产业。能源优势地区可加快探索和发展绿电制氢、储能、新能源装备制造,资源密集型地区应加快传统产业的低碳改造与绿色升级,沿海外向型地区则可聚焦绿色航运、绿色物流和出口导向型低碳制造,形成差异化绿色出口优势。强化绿色金融供给,构建多层次差异化的金融支持体系,针对园区内出口企业开发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债券等专属产品,将能源转型、工艺改造、碳管理能力建设等纳入绿色融资范围,鼓励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设立零碳园区专项贷款或贴息机制,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园区低碳改造和绿色生产。通过能源转型、产业升级与金融创新的协同联动,逐步形成“绿色能源—绿色产业—绿色金融”的良性循环,全面提升我国绿色贸易国际竞争力。(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
  
  
[林业] 吉林延边州深化林长制改革推动高
[农业] 荒滩果园变花海乐园
[林业] 林草经济生机盎然
[工业] 共享中国工业智能化转型机遇
[农业] 蓝田发展民宿产业带动乡村游转型
[工业] 如何破解工业固废处置难题
[旅游] 景区限时拍照 优化体验的办法再
[旅游] 伊春森工凉资源释放旅游热效应
黔东南州深做山水文章 探索民族
辽宁绿水青山底色更亮 金山银山
余村点绿成金 小山村惊艳世界
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
让绿色成为浙江发展最动人的色彩
遏制餐桌上的浪费 从拒绝剩宴开
新国标来了 旧标准车还能买吗
多地调整地块规划盘活闲置存量土
中国如何将大型赛事打造成绿色低
旧家具没人收没地扔 回收难题如
锚定总目标 美丽新疆建设展现新气象
城市更新如何做好后半篇文章
生态环境部:积极推进美丽城市建设
改善人居环境 各地因地制宜开展城市更
金观平:着力建设便捷高效的智慧城市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