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绿色GDP > 林业

 
雄安新区:城从绿中来
雄安新区设立八年来,“千年秀林”茁壮成长——
加入时间:2025-09-01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先植绿、后建城,是雄安新区建设的一个新理念。良好生态环境是雄安新区的重要价值体现。“千年大计”,就要从“千年秀林”开始,努力接续展开蓝绿交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优美画卷。
  
  ——习近平
  
  刚入秋,雄安仍是绿意盎然,鸟儿在林间穿梭,鸟鸣声在树林里回荡。
  
  在当地人眼中,从2017年设立至今,雄安新区的变化,除了拔地而起的城市建筑,还有拔节生长的绿色森林。
  
  “千年秀林”是雄安新区“蓝绿”生态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区落下的第一笔绿。在“千年秀林”,小麦色的肤色是李相成给记者留下的第一印象。
  
  “对我们林业工作者来说,野外是工作的主战场。”说起自己的工作,李相成打开了话匣子。
  
  作为一名90后,李相成已经跟树打了11年的交道。
  
  2014年,李相成大学毕业后进入河北省木兰围场国有林场管理局山湾子林场工作,怀着满腔热忱投入林业建设中。
  
  “山湾子林场不怎么出名,但塞罕坝机械林场想必大家都知道,这两个林场紧挨着。”李相成说,作为河北承德本地人,工作之前也曾去过塞罕坝观光旅游,当时只觉得那里凉爽宜人、风景优美,直到工作后才深入了解了植树、护绿的不易,认识到几代人为这片林海付出的艰辛与努力。
  
  2018年,李相成响应号召来到雄安新区,刚到岗就立刻投入10万亩苗景兼用林建设项目工作中。
  
  “近8万亩土地的流转、进场以及800多万株苗木栽植工作都需要在短短两个月内完成,而且,这是‘千年秀林’的第二个项目,这些挑战让我无比期待、兴奋,同时也深深感到巨大压力。”回想起当时的情景,李相成说,新区是干事创业的热土,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是每一位建设者的目标,同时也要求每个人都要投入120%的努力去完成任务。
  
  最终,李相成所在的雄安集团生态建设投资公司的团队通力协作,与所有参建单位一起顺利完成这一既定的造林项目,为“千年秀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雄安新区植绿,李相成坦言,“很不一样”。
  
  “不同于传统造林,新区造林采用工程化管理模式,强调规划设计、树种搭配、技术标准和生态可持续性,目标是打造自然森林,而非简单‘增绿’。”李相成向记者介绍,“‘千年秀林’在建设过程中尊重苗木的自然本性和生长规律,选用200余种乡土、长寿、抗逆性强的原生冠苗造林。”
  
  种植过程也很有讲究,李相成指着不远处的树林说,他们采用自然随机散布、曲线栽植和多树种混交方式进行种植,致力于形成“三季有花、四季有绿”的田园风光。
  
  “‘千年秀林’的每一棵树都承载着‘异龄、复层、混交’的近自然林理念,‘千年秀林’不是说每棵树都能活上千年,而是通过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形成一个自然衍替、生生不息的千年森林,打造一个活的生态系统。”李相成说。
  
  植绿,也要护绿,还要兴绿。
  
  “把树苗种下去,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后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我们的细心呵护。现在,我们的主要任务已经由造林转为管护。”李相成告诉记者。
  
  作为水库、钱库、粮库、碳库,森林可谓无价之宝。目前,“千年秀林”的林下经济探索已取得一定成效并初具规模。
  
  在记者看到的这一片林下示范基地,灵芝、桔梗等经济作物在树荫的庇护下开启了成长之旅,数十种药材正茁壮生长。
  
  “这是我们这两年正在做的林下经济探索。”李相成介绍,“我们在这片林下区域进行实验性种植示范项目,筛选优良品种后向其他区域推广,争取让‘千年秀林’释放出更多的价值。”
  
  不仅是林下种植,“千年秀林”的林下养殖产业也蓬勃发展——鸡、鸭、鹅等家禽初具规模,自由穿梭林间觅食;林下金蝉养殖也已进入起步阶段,为这片生态林地增添了新的活力。
  
  “无论在木兰围场,还是在雄安新区,塞罕坝精神都在不断激励着我。看着种下的树苗不断长高,成就感满满。”望着远处成片的树林,已是公司生态事业部业务经理的李相成语气坚定地说,“在雄安新区工作7个年头,通过亲身参与‘千年秀林’建设,我深刻感受到生态建设对新区的重要意义,对建设‘妙不可言,心向往之’的生态宜居之城更加充满信心和决心。”
  
  8年来,“千年秀林”中种下的油松、白皮松、银杏、白蜡、国槐、山桃、海棠等2000多万株树苗茁壮成长,枝繁叶茂、郁郁苍苍,已成为环绕新区的“翡翠项链”。截至目前,雄安新区共造林48.1万亩,森林覆盖率由新区成立前的11%提升至35%,树种由几十种增加到200多种。
  
  和树苗一同扎根生长的,还有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的城市发展理念。今天的雄安,“3公里进森林、1公里进林带、300米进公园”正逐步成为现实,“推窗见绿,开门进园”成为市民生活的日常。在千千万万个李相成这样的植树人、护绿人的共同努力下,年轻的雄安新区,正从“绿”中走来。(记者刘发为 邵玉姿)
  
  
[旅游] 广西贺州废弃矿区蝶变旅游景区
[林业] 桉树套种 福建长泰掘砂致富
[林业] 雄安新区:城从绿中来
[旅游] 更好培育文旅消费增长点
[农业] 内蒙古加快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
[工业] 人工智能+钢铁炼出新动能
[工业] 特色产业多点开花 湖北释放就业
[旅游] 县域避暑游 何以持续升温
远山新绿 白沙雨林的两山答卷
忘不了的乡愁 如何成乡村振兴流
黔东南州深做山水文章 探索民族
辽宁绿水青山底色更亮 金山银山
余村点绿成金 小山村惊艳世界
清退沉睡就诊卡传递民生温度
遏制餐桌上的浪费 从拒绝剩宴开
新国标来了 旧标准车还能买吗
多地调整地块规划盘活闲置存量土
中国如何将大型赛事打造成绿色低
安徽合肥:守好城市安全生命线
锚定总目标 美丽新疆建设展现新气象
城市更新如何做好后半篇文章
生态环境部:积极推进美丽城市建设
改善人居环境 各地因地制宜开展城市更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