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绿色GDP > 林业

 
桉树套种 福建长泰掘砂致富
加入时间:2025-09-01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晨曦微露,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区陈巷镇吴田山兴龙禹家庭林场,林农刘小龙拨开层层绿叶,看到一串串饱满的砂仁果。
  
  “2013年,林场开始打造砂仁种植基地,已累计投入200余万元,目前在桉树林下套种砂仁100亩,亩产砂仁约100公斤,预计今年利润可达100万元。”刘小龙说,林场通过订单带动周边220余户村民一起种植,每亩年增收超4000元。
  
  桉树林下套种砂仁,是长泰区探索的新模式。长泰区通过科学规划,已规模推广桉树林下种植砂仁超5000亩,年产量约45万公斤。桉树林下种植中药材,不仅可以充分利用林下空间,增加林农收入,降低造林成本,还可以提高森林生态系统多样性,防止水土流失。“新模式有效提升了林地综合效益,实现了以短养长。”漳州市长泰区林业局局长黄勇士表示。
  
  为推进砂仁等林下经济发展,长泰出台《关于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的意见》,给予林农政策、资金扶持。同时,区林业局加强对砂仁种植户的宣传发动,开展丰产技术培训,指导施花前肥、人工授粉,从源头上确保砂仁的产量质量。
  
  “野生砂仁平均亩产鲜果仅1—1.5公斤,高的也不过35公斤。我们合作社通过推广高产栽培技术,亩产能达到100多公斤。”宸翔家庭林场负责人杨智彬说。
  
  近年来,长泰区积极推广林下中药材种植,通过实施“合作社+示范基地+林农”模式,致力打造绿色、可持续的乡村发展模式,实现不砍树也致富。以宸翔家庭林场为例。在桉树林下套种砂仁,套种第三年开始就有收益,亩产鲜果约40公斤,收入约4000元;第四年起亩产稳定在75公斤,年收入7500元。桉树成材后,每亩可再增收6000元。10年周期,桉树套种砂仁每亩总收益超5.5万元,比单独种植桉树收益翻了两番。
  
  黄勇士表示,长泰区森林覆盖率54.84%,林地面积82.29万亩,其中可发展林下经济的林地面积约30万亩,如果将林下空间充分利用,将带来超10亿元的年产值。
  
  2024年,长泰砂仁斩获第六届中国森林食品交易博览会金奖,长泰砂仁的名气正在逐步打响。林下套种砂仁的成功,是长泰林下经济发展模式的缩影。
  
  “桉树叶子比较碎,林间非常适合种植需要散射光的七指毛桃。我们将桉树种植密度从每亩约120株分化保留约90株,这样既可确保桉树获得足够的生长空间,又能保障林下中药材的生长。”九齿家庭林场负责人谢锋林说。
  
  九齿家庭林场现有育苗基地20亩、种植基地180亩,采用“合作社+示范基地+林农”模式,带领200多户农户种植七指毛桃。林场给林农提供苗木与栽培技术并负责产品回收,目前共推广种植七指毛桃2200余亩,收购七指毛桃鲜叶1.5万公斤、产值106万元,收购鲜根10万公斤、产值408万元,平均每户增收1.3万元。
  
  目前,长泰区共扶持林业专业合作社、家庭林场等新型林业经营主体85家,有市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2个,林下经济经营面积超过13万亩,年产值达2.43亿元。下一步,长泰区将进一步研究中药材林下仿野生栽培、无公害栽培和矮化栽培,构建初加工技术体系与一体化产业基地,打造七指毛桃伴手礼、黄精酒、虎尾轮等林下产品,延长林产品产业链,提升产业价值。同时,对药食同源中药材植物进行深层次产品开发,研发砂仁系列产品。(徐炜坚 郑婷婷 庄岂凡)
  
  
[旅游] 广西贺州废弃矿区蝶变旅游景区
[林业] 桉树套种 福建长泰掘砂致富
[林业] 雄安新区:城从绿中来
[旅游] 更好培育文旅消费增长点
[农业] 内蒙古加快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
[工业] 人工智能+钢铁炼出新动能
[工业] 特色产业多点开花 湖北释放就业
[旅游] 县域避暑游 何以持续升温
远山新绿 白沙雨林的两山答卷
忘不了的乡愁 如何成乡村振兴流
黔东南州深做山水文章 探索民族
辽宁绿水青山底色更亮 金山银山
余村点绿成金 小山村惊艳世界
清退沉睡就诊卡传递民生温度
遏制餐桌上的浪费 从拒绝剩宴开
新国标来了 旧标准车还能买吗
多地调整地块规划盘活闲置存量土
中国如何将大型赛事打造成绿色低
安徽合肥:守好城市安全生命线
锚定总目标 美丽新疆建设展现新气象
城市更新如何做好后半篇文章
生态环境部:积极推进美丽城市建设
改善人居环境 各地因地制宜开展城市更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