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地方故事

 
安徽旌德怎样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破解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四难”
加入时间:2025-09-04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刘臣炜 纪荣婷 杜少娟 张龙江 许美珍
 
  安徽省宣城市旌德县地处皖南山区腹地,属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承担着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维护等重要生态功能。作为山区小县,县级财力相对薄弱,产业发展受限,面临着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唯有践行“两山”理念,方能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2017年,旌德县成功跻身全国首批、安徽省首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以下简称“两山”基地)。经过8年多的探索,旌德县针对生态产品“度量难、抵押难、交易难、变现难”等问题,创新实施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把对“两山”理念的认识转化为生产绿色产品、发展绿色经济的创新实践。
  
  实施调查评价,破解生态产品“度量难”问题
  
  旌德县获得“两山”基地命名后,立即成立“两山”办,设立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印发《旌德县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施方案》,重点提出创新探索“四个一”目标,其中“一张表”即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自然资源清产核资、确权登记、明确权责。
  
  2019年开始,旌德县围绕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建立生态产品动态监测制度,实施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十四五”期间,进一步结合生态资源本底状况,将森林、农田、湿地、城市生态系统、林业产品、农业产品、渔业产品、畜牧业产品、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固碳、旅游康养、休闲游憩、景观增值等作为生态产品价值评价机制的主要内容,构建旌德县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持续推进gep核算制度常态化长效机制建设,建立覆盖乡镇级gep核算的报表制度,为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和实现路径奠定坚实基础。
  
  旌德县全面摸清各类生态产品数量、质量等家底,经核算,全县生态产品总值超过国民经济生产总值7倍,其中林业生态系统生态价值量占全县gep总量83%以上。自2023年开始,gep核算结果全面纳入林长制考核体系,为优化资源配置、推动林长制改革等政府决策和绩效考核提供了科学参考。同时,探索将生态产品价值指标纳入政府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推进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结果在政府决策和绩效考核评价中的应用。
  
  发展绿色金融,破解生态产品“抵押难”问题
  
  旌德县政府与政策性金融机构联动,探索建立生态产品绿色信贷扶持机制,持续推动林业金融创新。出台《旌德县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认定办法》,建立健全林权抵质押贷款制度,推广“林权抵押+林权收储+森林保险”贷款模式。县政府与安徽省农业信贷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合作,率先在全省试点推行“五绿兴林·劝耕贷”,为经营主体担保贷款70笔共5025万元,联合县建行、农行、邮储行等金融机构推出“绿水青山贷”等产品,共计发放“绿水青山贷”等3872万元。探索出台《旌德县林权类(自留山)三权分置改革试点方案》,在兴隆镇三峰村开展自留山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赋予林权流转经营更多权利保障和权能,经营主体获得银行授信金额5万元。推动金融机构在市场化、法治化的原则下,基于生态产品价值评估结果探索开展抵押融资贷款的产品和服务,2024年年底,旌阳镇柳溪村通过gep核算成果与中国建设银行旌德支行签约授信148万元,用于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以及乡村休闲旅游开发等。
  
  强化经营开发,破解生态产品“交易难”问题
  
  旌德县以生态精致农业为重点提高物质供给类生态产品竞争力,聚焦全县6个“国字号”农业地标品牌,重点发展旌德灵芝、旌德天山真香茶、旌德黄牛三大产业。以生态文旅为重点做优文化服务类生态产品,立足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核心区,以及长三角地区进入黄山风景区的重要通道区位优势,结合乡镇资源特色,以旌阳国际慢城为核心,串连旅游景点。以生态康养为重点做强调节服务类生态产品,依托县域丰富的森林、中药材及优质水资源,积极发展“康养+旅游”“运动+旅游”等新型业态。
  
  积极探索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生态产品运营模式,2021年旌阳镇柳溪村试点成立“两山合作社”,通过制定森林、林木和林地经营权流转登记管理办法,引导农户将零散低效碎片化的山场、旱地、农田、水域等生态资源以入股的方式存入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转化为可计价、可交易、可融资的生态资源,通过市场开发运营,形成资源对外转包。截至2024年年底,全县实施股份制经营林地面积2.65万亩,涉及18个试点村,共核发生态资源受益权证2806户、旌德县地票97张,村股份经济合作社通过自营或招标经营取得收益,农户获得租金、分红等财产性收益。
  
  完善交易机制,破解生态产品“变现难”问题
  
  旌德县围绕土地、林业等促进资源资产价值加快转化,持续完善全县森林、地表水等生态保护补偿制度,促进林权、水权等自然资源的使用权和经营权以及排污权、碳排放权等资源环境权益的市场化交易。县委、县政府出台《旌德县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指导意见(试行)》等政策性文件,为全县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入市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依托宣城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经营性资产等“统一平台、统一流程、统一监管”的标准化交易机制。
  
  旌德县庙首林场是安徽省首家碳中和试点单位,森林资源丰富、森林经营状况较好。2021年庙首林场聘请第三方组织实施了林业碳汇一期项目,通过对林场37个小班2271亩人工林开展林业碳汇资源监测、评估与核证,实现碳汇交易10311吨,所获资金反哺用于林场森林管护及生态建设。
  
  旌德县积极推进排污权交易,在排污总量核定的基础上,鼓励企业通过市场机制合理配置排污权指标。2024年安徽木竹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协议转让的方式,成功购买安徽宣城海螺水泥有限公司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污权,交易期限5年,成交总金额72.93万元,签约成交总金额创全省排污权交易额新高。
  
  以“两山”理念为引领,旌德县在量化生态产品价值、创新绿色金融产品、持续搭建“两山”转化平台载体、健全生态产品交易机制等方面开展了众多有益探索,促进了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让老百姓端起生态“金饭碗”,在“绿水青山”的风景中,真正看到“金山银山”的“钱景”。(作者单位:刘臣炜、纪荣婷、杜少娟、张龙江,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许美珍,安徽省宣城市旌德生态环境分局)
  
  
[工业] 云南昆明加快推进工业领域绿色低
[农业] 让乡村既能寄托乡愁 也能承载梦
[旅游] 新疆文旅消费热度持续攀升
[旅游] 走进服贸会:科技带来文旅新体验
[工业] 企业清洁生产为替代修复提供新思
[农业] 十四五以来完成低效用地再开发1
[林业] 内蒙古开展护松2025专项整治
[林业] 湖北恩施深化集体林改 释放鄂西
安徽旌德怎样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
美丽陕西:绿水青山里藏着幸福密
远山新绿 白沙雨林的两山答卷
忘不了的乡愁 如何成乡村振兴流
黔东南州深做山水文章 探索民族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你如何处理大
旧家具扔比买难 不妨从垃圾清运
新华视点:遏制农村高额彩礼 该
推进以旧换新从规模扩张转向质效
循环校服应如何推而广之
以治理创新推动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
把城市更新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花园城市是什么样的城市
《十堰市美丽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发布
美丽乡村建设要从房前屋后做起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