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创新发展

 
江西上犹:一本生态账本算出594亿绿色财富
加入时间:2025-09-10  来源: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网站  
 
  暑气渐退,在江西省赣南小城上犹县,笔架山云雾缭绕,万亩茶园绿意似绸。缕缕微风自葱郁峡谷间拂来,溪水潺潺,造型各异的木屋点缀其中,吸引八方游客体验这“山清水凉”的宜人景致。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的关键路径。今年正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在这一理念指引下,如何将零散的生态资源转化为聚合的经济优势,让优质生态产品实现增值溢价,成为多地探索的重要课题。
  
  好山好水有好“价”
  
  生态是上犹最宝贵的财富,这处隐藏于赣南的“山水画廊”,地表水质常年保持在全省前列、全市第一,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达6万多个,森林覆盖率稳定在81.8%。
  
  “都说绿水青山好,可它值多少钱?能当饭吃还是能换钱花?”几年前,群众经常提出这样的疑问。破解“生态无价”的困局,成了“两山”转化的第一道关卡。
  
  作为江西省首批gep核算省级试点县,上犹开始探索“绿水青山”可量化改革。在油石乡笔架山“两山”实践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园,电子屏上正实时显示着生态产品总值(gep)。
  
  “我们共构建三大类17小项49个指标的核算体系,开发数字化平台实现一键核算生态家底。”上犹县发展改革委主任刘发彬介绍,2024年上犹县gep价值总量为594.78亿元,为生态产品入市开了“身份证明”。
  
  好山好水有好“价”,守护青山也有了市场尺度。聚焦笔架山,上犹县创新建立vep核算、抵押、交易、变现全过程制度体系。通过搭建gep数字化管理平台,核算出笔架山特定单元区域生态产品总价值为71.22亿元,其中可变现核算值为18.77亿元,发出全省首本《vep生态资产权益证》。赣州银行采用vep质押贷款对笔架山项目合理授信,笔架山项目以未来收益作为贷款依据,获得全省首单两亿元额度最大vep绿色贷,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提升。
  
  守着“金山”不再过“穷日子”
  
  上犹县竹林资源丰富,拥有毛竹林24万余亩,竹产业是当地的支柱产业之一。在这里,一根根不起眼的竹子,卖遍了全球。
  
  在赣州某企业产品陈列大厅,从家居、装饰用品、乐器甚至到建筑材料都是用竹材制作而成。
  
  “我们的产品90%用于出口。上海图书馆、香港城市博物馆、日本大阪世博会场馆、韩国三星办公楼等,这些建筑都采用了我们公司的竹结构产品。”企业负责人如数家珍地介绍。
  
  如今,上犹县已构建起完整的竹产业全链条:上游竹拉丝,中游竹炭、竹筷等产品加工,下游竹结构、竹装饰及竹家居制造,产业协同发展。据统计,竹产业已为当地累计带动6500多人就业,1/3的村、1.2万户、4万多人增收创收,人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全县毛竹林年均可固碳8.2万吨,通过“以竹代塑”每年可减少碳排放60万吨,带来可观的“两山”转换成效。
  
  不仅是竹产业,上犹县凭借得天独厚的生态禀赋,孕育了绿茶、大米、脐橙等众多优质农特产品。在笔架山“两山”实践生态产业园“上猷臻品”展示厅,陈列着“上犹大米”“上犹高山茶”“上犹上寨脐橙”“上犹醴泉”等琳琅满目的产品。
  
  “曾经的上犹是守着‘金山’过‘穷日子’。全县76家农产品加工企业、158家小作坊,像散落的珍珠各自发光。家庭式的小农经济模式下,产品生产标准不一、包装简陋、销售渠道狭窄,即便‘上犹绿茶’品牌估值高达9.66亿元,诸多产品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名录,却始终难以形成合力,优质产品难以卖出优价。”中国社会科学院挂职干部、上犹县委副书记、副县长秦少华坦言。
  
  2024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定点帮扶支持下,上犹县以组建两山转化运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两山公司)、打造“上猷臻品”区域公用品牌为突破口,开启了一场“集‘散’为‘整’、以‘整’哺‘散’”的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实践。
  
  “这不仅是一个商标,更是将散落的资源串成项链的红线。在全县各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我们从全县八大类、66个细项的农特产品中,精心挑选30余家企业的产品纳入品牌体系,统一生产标准、包装设计、商标标注,构建起母子品牌矩阵,将分散的企业、农户与资源纳入统一体系,破解‘小散弱’困局,形成‘拳头效应’。”秦少华介绍到。
  
  市场运作的创新,激活了发展的一池春水。两山公司与企业、农户携手,探索“公司+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通过拓宽销售渠道、开展品牌联名、参与展销活动等,让生态产品对接广阔市场,实现价值变现。茶农老陈的合作社加入“上猷臻品”后,不仅茶叶有了统一的包装和标准,销售渠道也一下子拓宽了。“以前只能等收购商上门,现在茶叶卖到了全国各地,一年增收8000多元。”他说。
  
  “我们在线下打造‘上猷臻品’馆和企业旗舰店,线上依托盒马鲜生、京东等平台拓展销路,让上犹优品走向全国,并在绿博会及多场顶级智库会议上集中亮相。”上犹县委书记刘洪梅介绍,今年末,两山公司营收有望突破3000万元,带动全县农产品网络销售额同比增长87%。她感慨道,实践证明,“‘两山’理念是发展的核心,做优生态是根基,绿色发展是关键,最终落脚点是惠及民生。”
  
  曾受松材线虫病影响的油石笔架山,如今正迎来蝶变。规划面积1.5万亩的笔架山“两山”实践生态产业园,正按照“一产利用生态、二产服从生态、三产保护生态”的理念,加快布局特色种养、精深加工、茶旅康养、产村融合等功能区,打造三产融合示范区。
  
  目前,7000亩数字茶园及制茶车间、生态文明会客厅、茶旅民宿、生态研学基地已投用;绿港集团设施农业、轻云清酒气泡酒、赣茶集团茶饮品、种花少年玫瑰饮、生态产品体验商街等7个重点项目将于年底建成投产,拓展大健康产业新赛道。
  
  预计到2026年年底,园区企业达到15家,吸纳产业工人超4000人,年接待游客30万人次,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多赢。(皮筱婕)
  
  
[工业] 云南昆明加快推进工业领域绿色低
[农业] 让乡村既能寄托乡愁 也能承载梦
[旅游] 新疆文旅消费热度持续攀升
[旅游] 走进服贸会:科技带来文旅新体验
[工业] 企业清洁生产为替代修复提供新思
[农业] 十四五以来完成低效用地再开发1
[林业] 内蒙古开展护松2025专项整治
[林业] 湖北恩施深化集体林改 释放鄂西
安徽旌德怎样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
美丽陕西:绿水青山里藏着幸福密
远山新绿 白沙雨林的两山答卷
忘不了的乡愁 如何成乡村振兴流
黔东南州深做山水文章 探索民族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你如何处理大
旧家具扔比买难 不妨从垃圾清运
新华视点:遏制农村高额彩礼 该
推进以旧换新从规模扩张转向质效
循环校服应如何推而广之
以治理创新推动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
把城市更新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花园城市是什么样的城市
《十堰市美丽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发布
美丽乡村建设要从房前屋后做起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