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地方故事

 
(乡村行·看振兴)草原添绿意 牧民保丰收
加入时间:2025-09-2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中新网记者 张玮
 
  中新网呼和浩特9月21日电题:草原添绿意牧民保丰收

  秋日的内蒙古草原牧草飘香、欢声洋溢,牧民迎来一场场暖心的“丰收”。
  图为秋日的内蒙古草原,牧草收割后打成草卷散落草原。白玉亮摄

  近日,兴安盟扎赉特旗宝力根花苏木宝力根花嘎查召开牧草分红大会,牧民们有序领取牧草领取单、装运牧草,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我家有45亩草场,交给合作社以后啥都不用管,年年还有分红,日子越过越红火了。”村民敖长岁两年前用草场入股合作社,今年分到1.5万斤牧草,收入比去年翻了三番。

  “为有效破解草原过牧问题,嘎查采取党支部带头领办合作社模式,鼓励引导农牧民以草场入股,整合分散牧场为联户打草场,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宝力根花嘎查党支部书记陈永乐说,像敖长岁这样以草场入股合作社的农牧民共有109户434人。

  今年,宝力根花嘎查牧草总产量达104万余斤,产值达41.58万元,户均分红3800余元。

  近年来,扎赉特旗成立“五大”合作社,探索形成“土地入股”“羊草分红”“牛舍租赁”“盘活旅游”等模式,促进耕地、林地、草地等资源性资产和房屋、建设用地等经营性资产有序流动,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从蓝图成为现实。
  图为牧民们正在装分红牧草。白玉亮摄

  金秋时节,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左旗罕达盖苏木诺门罕布日德嘎查为200余户牧民分放了1万捆饲草,为牲畜顺利越冬送上一份坚实保障。

  牧民斯琴高娃一家的草场在山丘地带,虽然雨水充足,但亩产不高。她告诉记者:“家里170多头牛要安全度过今冬明春,至少需要1500捆饲草。今天嘎查送来的饲草给我们吃了‘定心丸’。”

  今年,得益于雨水充沛和草牧场管护措施得力,诺门罕布日德嘎查天然打草场牧草长势喜人,草质优良、产量可观,打草工作提前且圆满完成。

  牧民巴图孟和激动地说:“现在我们嘎查的整体精神风貌特别好,牧民们得到了很多红利,集体经济牛有200头,羊群也都承包到户,秋天还免费发放饲草,牧民家家户户都得到了实惠。”

  诺门罕布日德嘎查自2015年起通过每年发放价值100万元以上的集体草场饲草、分红集体经济收益、开展流动畜群承包到户、让牧民通过代养集体牲畜增加收入等方式,探索现代化畜牧业发展,带领牧民增收致富。
  图为牧民们正在将收割的牧草装上车。白玉亮摄

  诺门罕布日德嘎查党支部书记阿拉坦高娃介绍,2015年之前,该嘎查是出了名的贫困嘎查,2018年11月底,成立嘎查股份经济合作社,嘎查全体353名牧民“变”股民,嘎查集体草场和经济性资产资金移交股份经济合作社,实现集体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

  “经过这些年的不断努力,我们现在的集体经济有200多头牛,850只羊。”阿拉坦高娃自豪地说。

  “我们将牛群承包给牧户,牛价高的时候每年每头牛给村集体创收2000元;羊群则以每户100只承包到户,新生羊羔以8:2的比例分配给牧民和嘎查。”阿拉坦高娃向记者细数着嘎查的丰收,“今年雨水充沛,集体草场收获颇丰,2000—3000捆留给嘎查集体用,1万捆分发给牧户,多余的帮助周边嘎查。”

  随着天气逐渐转冷,诺门罕布日德嘎查的牧民们已做好充分准备让牲畜安全度过寒冬,迎来下一个畜牧业丰收年。(完)



[农业] 绘就三农新画卷 奏响乡村振兴丰
[旅游] 好资源+好创意提升旅游体验
[林业] 广州南沙湿地:打造粤港澳大湾区
[旅游] 规范旅拍服务 让旅行更美好
[旅游] 仿古小镇成伤疤 没有文化就难有
[农业] 野生动物造成的损害如何补偿 广
[工业] 用好人工智能+驱动产业升级
[旅游] 勿以简单限时扫了游兴
天蓝山绿水更清
从绿水青山到共富图景
书写古茶树两山转化新答卷
西藏那曲:湖光山色引客来
(活力中国调研行)绿色“含金量
升易降难 消费套餐不应是单行线
多元共治建好无废城市
动力电池回收产业迎来政策利好
丢个旧沙发旧书柜 怎么比买新的
福建小城循环经济闯出产业新路
城市更新 生活焕新
空巢老年人情感需求催生外包儿女新业态
多地因地制宜明确好房子建设标准
从乐山的绿心公园看一座城市的格局
江西庐山市:以五治五美绘就和美乡村新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