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创新发展

 
两山理念润山河
加入时间:2025-09-27  来源:黄河新闻网  
 
  金秋时节,运城盐湖在阳光下呈现斑斓色彩,犹如七彩调色盘。这片古老盐湖告别传统工业生产,生态修复和保护让其焕发生机,成为鸟类栖息地和市民休闲好去处。
  
  走进芮城县庄上村,满山尽披银光甲。全国首个“光储直柔”零碳村镇项目在此落地,村民用上清洁电力,多余电能反馈电网。这一模式成为全球范例,生动诠释了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现实路径。
  
  “两山”理念如何深刻改变山西一域?三组镜头透视。
  
  镜头一:从荒漠到绿洲的蜕变
  
  “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白天点油灯,黑夜土堵门;风起黄沙飞,十年九不收……”地处晋北边陲的右玉县,曾经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怎么办?种树!种树成为当地几代人毕生的事业。
  
  “我父亲他们那一代人植树种树,条件极其艰苦。那时候常常是种十棵树只能活一棵,风沙大的时候,刚种下的树苗一晚上就被埋了。”曾跟随父辈参加全县植树造林的老刘说,“现在完全不同,采用滴灌技术,选择适生树种,苗木成活率能达到85%以上。看着一片片林子长起来,心里特别踏实。”
  
  这片曾经被称为“十山九秃头”的荒漠之地,经过七十多年持之以恒的植树造林,实现了林木覆盖率从不足0.3%到57%的巨大飞跃。数据跃升的背后,是右玉人民对持续筑牢生态底色的不懈追求。
  
  种下一片绿色,收获满山希望。“十四五”以来,全省完成营造林2100万亩,2021—2023年人工造林面积连续三年位列全国前列,沿黄19县(市)和省直林局经营范围内实现基本绿化,森林覆盖率提升至22.22%,超额完成增长目标。
  
  随着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山西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也取得新突破,成为生态向好的生动注脚。“省鸟”褐马鸡种群数量达19000只,华北豹种群数量稳居全国首位,珍稀濒危物种分布区域和种群数量稳步增长。仅2024年就有5种新记录野生植物、4种新记录野生动物。
  
  镜头二:重现碧水清波
  
  作为沿黄省份,山西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中承担着重要责任。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西时强调,要切实保护好、治理好汾河,让一泓清水入黄河。山西牢记嘱托,开展“一泓清水入黄河”生态保护工程,持续推进汾河流域生态治理修复。
  
  “几年前这段河道还有明显异味,现在水变清了,景色变美了,周末来打卡的人一波接一波。”太原市民王福生家住柴村,距离汾河不远,他说:“这几年,汾河两岸的绿化越来越好,我只要有空就会来散散步,心情也变好了。”
  
  “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聚焦水质改善,统筹水网建设、防洪能力提升、黑臭水体治理等,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水陆域一体谋划,治污、调水、清淤、增湿、绿岸一体实施,不仅拦截了入黄泥沙,更通过系统修复为华北地区筑牢了“水塔”生态屏障。
  
  监测数据显示,2024年,汾河流域21个国考断面中,优良水质断面17个,占比81.0%,同比持平,汾河入黄口庙前村断面首次达到ⅲ类水质。今年前两月,汾河流域21个国考断面中,优良水质断面16个,占比76.2%。
  
  流域治理的成效正在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带动当地百姓致富增收。临汾永和县奇奇里村村民深有感触:“以前村里年轻人基本都外出打工,现在不一样了,生态环境好了,靠着黄河我们吃上了旅游饭。我家开的农家乐,去年纯收入就有8万多元,孩子也愿意回来帮忙了。”
  
  镜头三:黑色能源的绿色革命
  
  践行“两山”理念,能源结构的绿色转型是重中之重。
  
  从忻州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机连续6年位居全省之首,到运城稷山成为全国首个合同能源管理试点县,再到全省大力推进清洁取暖改造,累计完成691.52万户,超额完成国家规划目标……近年来,山西纵深推进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向绿而行,能源结构持续优化。
  
  2024年全省煤炭先进产能占比达到83%,较2021年提升8个百分点;在全国率先全面关停4.3米焦炉,全省5.5米及以上焦炉占建成机焦炉比例达到100%;“十四五”前四年能耗强度累计下降12.7%,完成“十四五”目标任务的86.6%,位列全国第一方阵。
  
  今年年初,《山西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行动方案》印发,提出聚焦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交通结构、城乡建设发展绿色低碳转型,有序实施碳达峰山西行动,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加快形成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
  
  随着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持续加快,低碳生活理念逐渐融入山西人民的日常生活。“现在我上班都是地铁加共享单车,既方便又环保更时尚。”在太原工作的赵女士说。除了绿色出行,垃圾分类、旧物回收等低碳生活方式也在三晋大地蔚然成风。
  
  9月27日,以“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构建新型能源体系”为主题的国家级论坛——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正式开启。它是中国以能源为语、以发展为题,向世界讲述的一场“绿色叙事”。自2016年首次举办至今,论坛向世界不断传递中国能源低碳发展的坚定声音,引领全球能源领域的绿色变革。
  
  青山不语,绿意长生。再看今朝,“两山”理念如一缕清风,带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哲思,悄然在表里山河间扎下深根,与奔涌的汾河水共鸣,催生出一幅幸福和谐的美丽画卷。(记者 张旭)
  
  
[农业] 文旅+点亮乡村经济
[工业] 国家标准如何规范动力电池回收利
[旅游] 我国新增4个联合国旅游组织最佳
[农业] 智慧灌溉 吉林沃土再增产
[林业] 山西太原深化集体林改探路绿富同
[林业] 广东佛山以提升林长制运行效能推
[农业] 中国粮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旅游] 科技游持续升温 如何开辟文旅新
践行两山理念修复生态的铜陵经验
福建永安智能守护景区绿水青山
福建大田:建好森林四库 收获金
绿水青山成为百姓幸福靠山
天蓝山绿水更清
网约车一口价被叫停 回归理性才
光盘是另一种形式的丰收
光盘是另一种形式的丰收
自觉行动实现粮食节约人人有责
我国粮食产后节约减损取得新成效
以生态修复筑牢美丽中国根基
从老房子到好房子 托起稳稳的幸福
淮北以生态微治理助推美丽城市建设
深化美丽中国建设推进落实机制
江西崇仁同心聚力促发展 绘就乡村振兴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