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喝雪山水长大的枇杷 成了村民的致富果 |
加入时间:2025-09-29 来源:中国环境app
|
|
|
背靠夹金山,环抱青衣江。四川省雅安市宝兴县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让当地村民享受到了来自大自然的馈赠。
“今年收成还不错,有村民最多拿到了3万多元。”宝兴县鑫宝合作社负责人刘文齐把今年枇杷丰收的分红打到了村民的账户上。
对于村民来说,这个收入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以前的枇杷个头很小,品质也不好。”刘文齐告诉记者,5年前,她来到宝兴县开始种枇杷,那时村民自己种植的枇杷产量虽高,但卖不出好价钱。
于是,刘文齐到外地学习种植技术,还邀请专家来枇杷园一起想办法、出对策,帮助枇杷防虫治病,提高品质和效益。“我们调研后发现,把控梢的时间推后,且只保留部分枝梢,有利于果树充分吸收营养,促进花芽成形,结出硕果。”刘文齐说。
作为避暑胜地的宝兴,属于高山地区,常年平均气温保持在20摄氏度左右。由于气温较低,这里的枇杷从种植到成熟的时间都比其他地方稍晚些。也正是因为这一特点,宝兴枇杷肉质细腻、汁多味甜,深受消费者喜爱。
枇杷园内鸡鹅成群,工人们有条不紊地打理着果树。“现在的消费者对枇杷品质要求高,而且更注重绿色原生态。”刘文齐介绍,鸡吃虫、鹅吃草,用羊粪等有机肥进行浇灌,是多年坚持的种植模式。如今,枇杷每亩产量在1600斤—1700斤,产量比传统种植方法提高了约两倍。
找到了致富经,刘文齐决定带领乡亲们一起走上致富路。100余户村民在合作社学习生态种植方法,领取合作社提供的有机肥。随着枇杷越种越好,村民们也更有信心。大家把枇杷拿到合作社来,一起在网上进行售卖。
3年前,合作社开始做起了电商,但一开始由于缺乏专业的运营技巧和推广经验,导致线上渠道销售效果不佳。“后来,我们开始直播带货,从种植、采摘,到分拣、打包,顾客透过镜头,直观了解到枇杷的种植环境,销路才慢慢打开。”刘文齐说。
现在枇杷不仅可以网购,还可以在枇杷园现摘现吃。“宝兴水好、空气优,越来越多的游客来体验采摘乐趣,品尝特色农家饭。”刘文齐说。
在宝兴,不只鑫宝合作社,目前全县枇杷种植面积达1.3万余亩。近年来,当地通过举办“枇杷季”活动、电商直播带货等方式,拓宽销售渠道。如今,宝兴枇杷远销成渝及沿海地区。
宝兴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舒东介绍,利用“四荒”地和退耕还林的劣质低效林种植枇杷,同时推广枇杷和玉米、土豆等复合间种套种“粮经统筹”示范片,让有限的耕地发挥最大效能,带动农户实现一地多收。
2024年,宝兴县枇杷产量达2400吨,直接产值3000余万元,带动全县1300余户农户产业增收,实现户均年收入约两万元。(记者 李欣)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