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从乐山的绿心公园看一座城市的格局 |
加入时间:2025-09-29 来源:中国环境app 作者:沈放 |
|
|
看一个人的格局,就看这个人把最宝贵的时间用在哪里。同样,看一座城市的格局,就看这座城市把最值钱的土地用来做什么。
近期,笔者去四川省乐山市出差,被这座城市的格局所打动:乐山用市中心10.77平方公里的土地建成了一座绿心公园。作为一名生态环境工作者,我为这样的大手笔点赞,佩服当年城市规划者超前的眼光,也羡慕乐山市民享有一个漂亮的森林公园。
绿心公园处在市中心,但说它为森林公园一点也不为过。首先,面积很大,在诸多城市建成区的公园里,10.77平方公里的面积足以傲视四川乃至全国。从地图上看,市中心城区是一大片绿色,公园左邻青衣江,右靠岷江,面朝大渡河,隔江对望的就是大名鼎鼎的乐山大佛,使城市的自然风光与人文盛景相得益彰。其次,森林覆盖率近80%,公园内树木茂盛,鸟语花香,走进公园就步入了郁郁葱葱的大自然。第三,生物多样性好,各类花草、小动物多,运气好还能看到成群结队的松鼠。当然,夏天的傍晚也要注意脚下的路,本地朋友告诉我,晚上跑步一定要避开小路,因为常有蛇出没。
乐山建设绿心公园体现了超前的眼光和智慧。在城市化快速推进的浪潮里,乐山禁得住“挣快钱”的诱惑,并没有像其他大多数城市那样,把市中心的土地用来建高楼大厦。这是践行为民服务理念的生动注解。守住了城市的绿水青山,也就守住了为民服务的初心和群众的口碑。如今,当一些城市还在见缝插针地建设“口袋公园”补救城市的一抹绿色时,乐山直接拿出森林公园展示给全世界。根据乐山的发展战略,要努力打造成世界旅游重要目的地城市,让人们了解乐山不仅因为峨眉山和乐山大佛,还因为这里的优美景色、特色文化和多元美食。而当初的“绿水青山”也必将带来一座“金山银山”。
建设城市绿心不仅需要超前的眼光,关键还要建好、管好。乐山建设、保护绿心公园拿出了坚定的决心,付出了巨大努力。当地人告诉我,乐山早在2017年就专门针对绿心公园出台了《乐山市中心城区绿心保护条例》,明确对绿心实施生态修复,实行永久保护。据了解,2017年5月至2018年6月,在一年的时间里,乐山市财政投入近20亿元将保护范围内1000余户居民进行了整体生态搬迁。这样的财政投入力度和生态搬迁规模对西部地级市来讲,不可不谓大气魄。保护条例也得到了严格的执行。前几年,当地有单位计划重建老旧的业务用房,因地处绿心公园边缘,没能通过审批。这足以看出,乐山对绿心公园的保护是下了大决心的真干实干。如今,经过十余年的生态修复和保护,绿心公园的环境越来越好,园内生态环境不断优化,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动物种类由开园的7种增加至85种,已然形成了园内生态。
城市的核心是人,能荟聚人才、促进人的发展是保障一座城市兴旺发达、长盛不衰的根本。一个城市要想留住人,除了提供就业、生活需求外,还应当提供优美的生态环境,既有益人的健康,也助力人的全面发展。尤其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优美生活环境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应围绕人这个核心,在满足就业、居住、上学、看病等基本需求的基础上,更注重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只有将生态环境保护和环境质量提升纳入城市规划、建设重要内容,才能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市民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也才能建好一座宜业、宜居的生活家园。
乐山大佛是弥勒佛,主张慈悲和乐观,千百年来,在三江汇流处静看千帆飘过。其旁的凌云寺有一名联,“笑古笑今,笑东笑西笑南笑北,笑来笑去,笑自己原来无知无识;观事观物,观天观地观日观月,观上观下,观他人总是有高有低”。上联笑遍世间,下联则是自省与谦卑。这启迪我们,进行城市建设也好,从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也好,都应自省:是否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是否有长远的眼光和大格局,是否在决策时尊重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唯如此,事业方能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