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源节约

 
多元共治建好无废城市
加入时间:2025-09-30  来源:经济日报  
 
  目前,甘肃兰州打造了“一站多能”农业有机废弃物处理基地,入选国家首批“无废城市”减污降碳36个推荐案例,并纳入国家《绿色技术推广目录》,这是当地入选国家“无废城市”建设名单以来的又一创新举措。
  
  “无废城市”建设的本质是绿色转型,旨在通过推动固体废物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将城市发展的环境负荷降至最低,实现绿色、循环、低碳的高质量发展。推进“无废城市”建设,需从理念、制度、技术、市场等多维度协同推进。
  
  加强顶层设计,构建系统治理体系。兰州市在“无废城市”建设过程中,聚焦工业、农业、生活、建筑和危险废物五大领域,明确48项“治废”制度;通过技术驱动,推动餐厨垃圾、绿色建筑以及工业固废资源化等领域的新技术开发应用;构建有序市场体系,发布固、危废利用处置设施建设投资引导公告,完善固、危废处理处置收费和税收支持机制并强化监管,初步实现各类固体废物管理“一张网”,创新全域无废新体系。“无废城市”建设涉及领域广、部门多、链条长,需要科学系统的顶层设计统筹全局。要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政府、企业、公众等各方责任,为固体废物全过程管理提供坚实法律保障。需制定清晰的战略规划与路线图,确立分阶段目标、重点任务与优先领域,避免碎片化治理。还需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形成政策合力,确保从源头管控到末端处置各环节无缝衔接、高效运转。
  
  以技术创新,打开资源循环利用新空间。兰州市创新治废手段,建设“无废城市”智慧大平台,以智慧监管保障固废无害化安全处置。技术创新是“无废城市”建设的关键所在,可设立无废技术研发专项基金,重点支持危险废物处置、塑料污染治理等关键技术攻关。建立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需聚焦源头减量,发展绿色设计和清洁生产技术,推广节能环保材料和产品,从生产端减少废物产生。通过攻坚资源化利用,研发和推广应用先进的分类回收、再制造、再生利用技术,提升废物变“宝”的效率和价值。同时,也要探索数字化、智能化监管技术,构建“无废城市”信息平台,实现废物从产生到处理的全流程精准监控和智慧管理。
  
  多元共治,唱好“大合唱”。兰州市以“无废文化”进校园活动,发布“无废城市”宣传片,打造“无废兰州马拉松”等多种形式,推动形成全域无废新风尚。“无废城市”建设必须凝聚广泛的社会共识,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治理共同体。政府和职能部门需完善激励机制,强化环境执法;企业须承担起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践行绿色生产,公开环境信息,投资环保技术。社会组织可发挥桥梁纽带和监督促进作用。公众参与更是基础所在,需通过宣传教育、绿色创建、垃圾分类实践等方式增强全民环保意识,让绿色低碳生活成为行动自觉。(赵梅)
  
  
[农业] 绘就三农新画卷 奏响乡村振兴丰
[旅游] 好资源+好创意提升旅游体验
[林业] 广州南沙湿地:打造粤港澳大湾区
[旅游] 规范旅拍服务 让旅行更美好
[旅游] 仿古小镇成伤疤 没有文化就难有
[农业] 野生动物造成的损害如何补偿 广
[工业] 用好人工智能+驱动产业升级
[旅游] 勿以简单限时扫了游兴
天蓝山绿水更清
从绿水青山到共富图景
书写古茶树两山转化新答卷
西藏那曲:湖光山色引客来
(活力中国调研行)绿色“含金量
升易降难 消费套餐不应是单行线
多元共治建好无废城市
动力电池回收产业迎来政策利好
丢个旧沙发旧书柜 怎么比买新的
福建小城循环经济闯出产业新路
城市更新 生活焕新
空巢老年人情感需求催生外包儿女新业态
多地因地制宜明确好房子建设标准
从乐山的绿心公园看一座城市的格局
江西庐山市:以五治五美绘就和美乡村新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