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地方故事

 
天蓝山绿水更清
加入时间:2025-10-01  来源:经济日报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其中,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

  “十四五”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绿色发展理念厚植社会生产和生活,广袤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人民享有更多、更普惠、更可持续的绿色福祉。中国的绿色发展,为地球增添了更多“中国绿”,扩大了全球绿色版图,造福了中国,也造福了世界。

  绿色生产方式广泛推行

  唐山,这个因钢铁产业而面临“支柱”与“污染”双重考题的城市,通过使用高炉煤气净化、焦炉煤气深度脱硫等技术,彻底摆脱了过去烟尘蔽日的景象,面貌焕然一新。

  位于青岛的即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使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无水染色技术后,每年可节水10万吨,同时避免了大量污水排放。近日,这里又顺利完成面料直接染色技术攻关。

  从“高耗高排”到“清洁低碳”,再到“绿色节水”,唐山钢铁企业、青岛纺织企业用实践证明,传统工业不是绿色发展的“绊脚石”,只要找准方向、选对路径,就能在生态与效益的平衡中,闯出一条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表示,近年来,我国围绕以高水平保护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构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政策体系,涉及标准规范、精准监管、环评改革、市场机制、绿色金融等方方面面。积极培育和壮大绿色生产力,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通过加强准入管理,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全面落实分区管控制度,严把“两高”(高排放、高污染)项目准入关,将环评审批权限上收省级生态环境部门,实施台账式管理。“十四五”期间,全国“两高”项目环评审批数量持续下降;风电、新能源汽车等项目的环评数量不断增加,2025年上半年两项同比分别增长44.4%和31.3%。

  通过强化标准引领,促进传统产业提质增效。

  健全生态环境标准体系,完成了32项排放标准的制定修订,以环境标准提升引领重点行业绿色化改造、生产工艺改进和设备更新,提升环境治理水平。“十四五”以来,共有1.98亿吨焦化产能、1.1亿吨水泥熟料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2000多台燃煤锅炉实施有组织排放改造,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

  通过加快科技创新,激发绿色发展新动能。

  建成了国家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平台,汇聚了5000多项优秀科技成果,助力企业绿色低碳发展。通过推动清洁能源替代、短流程电炉炼钢等新技术,生产能耗和污染物排放大幅度下降,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清洁钢铁生产体系。

  在绿色发展理念引领下,我国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大力推行绿色生产方式,推动能源革命和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系统推进清洁生产,统筹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

  绿色生活方式渐成时尚

  走在大街小巷,可以看到越来越多人选择电动自行车、共享单车等出行方式,用更环保低碳的交通工具解决“最后一公里”、近距离上班代步等问题。

  据估算,截至目前,我国配备锂离子电池的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已超5000万辆。互联网租赁(电动)自行车服务在全国超6亿用户。对于选择共享单车的原因,相关调查显示,49.87%的消费者是因为环保。

  绿色出行是绿色生活兴起的一个缩影。从骑单车、乘坐地铁、使用新能源汽车,到选择纸吸管、购买环保包装食品、拒绝塑料袋……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成为社会新风尚,全社会共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浓厚氛围正逐步形成。

  在北京市延庆区四海镇,村民通过垃圾分类、低碳出行攒下的“生态积分”,可兑换成景区门票、有机农产品。目前,北京市已经初步建立起“生态环境保护者受益、使用者付费、破坏者赔偿”的利益导向机制。

  在天津港保税区,首批20个由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企业打造的“资环驿站”近日建成投运。中国资源循环集团绿色投资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田泽民表示,这些驿站集“资源循环+社区服务+微能网”多功能于一体,有利于畅通城市废弃物前端回收渠道,为打造“无废城市”提供支持。

  “生态文明是全民共同参与、共同享有的事业,美丽中国建设离不开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黄润秋说。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生态文明建设最终要落脚于化风成俗。近年来,相关部门持续推进生态文明教育。持续开展全国节能宣传周、中国水周、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全国低碳日等主题宣传活动,积极引导和动员全社会参与绿色发展,推进绿色生活理念进家庭、进社区、进工厂、进农村。

  政策的精准引导与有力扶持,推动绿色消费蔚然成风。近年来,新能源汽车、节能家电、绿色家装等绿色消费产品越来越受到市场欢迎。数据显示,2024年7000多万台(件)绿色智能汽车、家电、家居产品进入大众生活。2025年8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同比增长7.5%,渗透率达55.2%。

  绿色消费品类愈加丰富,二手交易等新模式蓬勃发展。小到化妆品、衣服、图书,大到家具、家电、二手车,这些原本会被“废弃”的旧货如今越来越多地走在了循环利用的路上。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全国闲置商品日均交易额已突破10亿元,每天有400万件闲置物品在平台上发布,二手闲置市场规模已突破万亿元。

  绿色消费群体持续扩大。绿色消费中,年轻群体成为主力军。《中国电子商务绿色发展报告》显示,超过60%的受访者了解绿色消费,其中“90后”和“00后”对绿色消费的理解程度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分别达70%和79%。

  当推窗见绿、抬头是景成为老百姓生活中的日常,当绿色出行、垃圾分类、循环利用等成为习惯,绿色发展便有了最广泛、最持久的动力源泉。

  携手共建美丽地球家园

  经过不懈努力,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今年以来,全国生态环境质量延续了持续向好态势,空气质量继续改善,水环境质量稳中向好。1月至8月,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_2.5浓度同比下降1.2微克/立方米,下降比例达到4.6%,优良天数比例同比上升1.7个百分点,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也同比上升0.7个百分点。

  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已经成为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从各地旅游宣传标语就能够体会到这一点,比如河北的“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黑龙江的“北国好风光,美在黑龙江”,贵州的“走遍大地神州,醉美多彩贵州”。

  绿色低碳发展,塑造中国、影响世界。生态环境部副部长郭芳表示,我国积极引领全球环境治理,为清洁美丽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过去10年,我国向多个国家提供钢铁超低排放改造技术及标准规范,帮助他们开展清洁低碳转型工作。在阿联酋的沙漠,中国企业搭建起零能耗降温系统,使建筑能耗降低70%。在南非,中国企业承建的塔式熔岩光热电站是当地最大的可再生能源项目,每年能提供约480吉瓦时的清洁电力。

  郭芳介绍,我国发布对外投资合作建设项目生态环境保护指南,开展国内企业走出去培训,规范和指导“出海”企业生态环保行为。比如,由中国企业承建的肯尼亚蒙内铁路,从设计阶段就烙刻着“绿色基因”,设置了14处大型通道和100多个涵洞,保障了野生动物正常迁徙,最大程度保护了周边生态,得到了当地的高度肯定。

  锚定目标,保持定力,绿色成为美丽中国最鲜明、最厚重、最牢靠的底色。展望未来,中国将让人民在绿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也将不断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记者 刘瑾)

 

[农业] 绘就三农新画卷 奏响乡村振兴丰
[旅游] 好资源+好创意提升旅游体验
[林业] 广州南沙湿地:打造粤港澳大湾区
[旅游] 规范旅拍服务 让旅行更美好
[旅游] 仿古小镇成伤疤 没有文化就难有
[农业] 野生动物造成的损害如何补偿 广
[工业] 用好人工智能+驱动产业升级
[旅游] 勿以简单限时扫了游兴
天蓝山绿水更清
从绿水青山到共富图景
书写古茶树两山转化新答卷
西藏那曲:湖光山色引客来
(活力中国调研行)绿色“含金量
升易降难 消费套餐不应是单行线
多元共治建好无废城市
动力电池回收产业迎来政策利好
丢个旧沙发旧书柜 怎么比买新的
福建小城循环经济闯出产业新路
城市更新 生活焕新
空巢老年人情感需求催生外包儿女新业态
多地因地制宜明确好房子建设标准
从乐山的绿心公园看一座城市的格局
江西庐山市:以五治五美绘就和美乡村新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